在中華藝術寶庫中,景德鎮陶瓷藝術猶如一顆璀璨的東方明珠,發出絢麗的光芒,為古老的華夏文明爭得無比的榮耀。
瓷器是景德鎮的發明,對人類產生的影響不可估量。它與中華文化藝術相結合,產生獨具魅力的藝術品味。
元青花的幽雅,令其在世界拍賣舞臺上代表中華藝術獨領風騷,創出令人嘆為觀止的價值連城的神話;洪武釉里紅產生的獨特的沉靜氣質是永恒的;成化斗彩的精致與優雅令藏家愛不釋手,成為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絕妙之作;康雍乾粉彩絢麗燦爛,為景德鎮的獨特創造;
顏色釉瓷是泥與火的熔鑄,猶如浴火重生的鳳凰,高貴無比。
景德鎮陶瓷藝術豐厚的底蘊難以盡敘。它鐫刻著景德鎮人民的智慧與情感;它負載著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基因的密碼;它穿越千年歷史的時空隧道、歷經風雨的侵蝕,逾顯其藝術的輝煌。它的優良特質和巧奪天工,折服了不可一世的、驕橫的中國古代帝王將相和風雅的文人士大夫;并運播歐洲,為經歷文藝復興運動洗禮而特別挑剔的歐洲王宮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所珍愛。
歷史的航船駛至清末民初,中國內憂外患,中國社會出現長久的黑暗,景德鎮也步履蹣跚,歷經元明清三朝的御窯廠結束了它的使命,景德鎮瓷壇出現凋敝的景象。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許多藝人以感恩的心態忘我地工作著,涌現出一批以陶瓷美術家為代表的眾多藝術家,開拓出前人未有的瓷畫藝術新境界,盡顯了景德鎮的新榮耀。特別是景德鎮人為毛澤東制作的7501瓷,表達了景德鎮人的最高崇拜和最后虔誠,是超越歷代官窯不可再現的絕妙之作。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后期至改革開放初期,景德鎮馳名中外,成為世界瓷都,主要是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每年出口創匯三千萬美元以上,而當時國家在1963年至1978年間每年的外匯儲備在1億至1.8億之間,這樣的創匯數對當時閉關鎖國的中國來說是極具意義的,直接對國家的安全起到重大作用。郭沫若一九六五年在《訪景德鎮》詩中稱:“年進美金七千萬,數逾赤縣十番強?!倍蔷暗骆偺沾伤囆g作品陳列在國家的重要場所,為景德鎮贏得新榮耀,許多作品成為中央政府對外交往的禮品,為世界各國政要、名流、友好人士所珍愛、所嘆服。
改革開放的良好大氣候,使全國各地蓬勃發展,而景德鎮則逐步形成惡劣的小氣勢,陷入低谷。先是當權者強令拆散十幾家國有大型陶瓷企業,令幾十年的成果毀于一旦,并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復又在近年來,利用公權力對陶瓷藝術進行不當干擾與破壞,使陶瓷藝術發展進入底谷。
這是有事實依據的:
2009年景德鎮陶瓷雜志第四期公布了新授予的一批陶瓷美術家名單。人們對該名單議論紛紛,一片反對之聲不絕于耳。原來一些不是陶瓷美術工作者的人員被授予,其中包括市委書記、副市長在內的業余愛好者名列其中。陶瓷美術家是景德鎮評定的、最優異的一批瓷畫藝術家,他們承古創新,將瓷畫藝術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其作品在目前的藝術市場上已價如黃金。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對這一特殊時期陶瓷美術家的作品必將產生新的更高認識;他們在陶瓷藝術的歷史地位必將提升到一個新高度;他們的作品市場價值必將刷新紀錄。可以預料,在不久的將來,其在拍賣市場上的價位將出現驚世駭俗的表現,超逾元青花、洪武釉里紅、成化斗彩、康雍乾粉彩。
陶瓷美術家的評定與授予,在景德鎮歷來是極其嚴肅而認真的事情,也是景德鎮首開全國給工藝美術人員授譽先河。除了1959年首批評定30幾位陶瓷美術家,以后的評定都是寧缺毋濫地授予的。從來也沒有人質疑它的公正性。現在景德鎮的領導利用手中掌握的公權力自己評定自己為陶瓷美術家,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貽笑大方??赡苡行┺q護者會說,他是陶院畢業的。不錯,他是陶院畢業的。但是,他是文革時期產生的特殊的工農兵學員,既沒有幼承家學,入學前也沒有經過美術的入門訓練,入陶院后的兩年學的是工程專業,畢業后長期從事的是黨務與行政工作,缺乏磨煉陶瓷藝術所需的時間。人們對此猜測與議論紛紛。據說他的作品動輒價值幾十萬元,真是令人莫名其妙,令人浩嘆。最近又被評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引起輿論的一片嘩然。我們的后人會怎么看待這些事,將來的陶瓷史怎么能寫下去,全國全世界的收藏界及有關人士會怎么看待。這兩次評定必須推倒重來,方能挽回一些黨和政府的面子。
2009年,景德鎮組織了所謂海峽兩岸陶瓷精品展和景德鎮陶瓷北京展。景德鎮的頭面人物也將自己所繪題目為《游刃有魚》的兩條魚送往臺北展出,有人形容這兩條魚畫得就象兩把刀,將景德鎮宰割得鮮血淋漓。此話雖然說得尖刻,但比喻得很恰當,說出了實話。北京展該人物又將自己可能是代筆之作放到展廳最顯眼的第一位置,以此來代表景德鎮瓷畫藝術的最高水平。這兩次展出,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根本沒有起到弘揚陶瓷文化的目的。看到這些作品,人們可以判斷出景德鎮藝術陶瓷陷入歷史的低谷。該頭面人物所出的兩本陶藝畫冊不管是擺在地攤上還是擺在新華書店均無人問津。
2010年春季,中央電視十頻道預告播出五集專題片《珠山八友》。我和許多景德鎮人一樣懷著興奮的心情,守到深夜觀看該片。看完該片,我和許多人一樣充滿了不解,國內許多有關人士也有反應。該片無視歷史事實,基本上是否定學術界已有定評的珠山八友。該片充滿邏輯的混亂,以幾個不夠資格人員敘說珠山八友的軼聞趣事。僅珠山八友之首王琦之死就有幾個人的幾種說法,制成一集。然而事實是王琦的遺像幾年前還供奉在東門頭其后人家中。結尾以孔六慶一句“珠山八友的作品不是藝術”為結束語。
珠山八友的創新精神,在民國凋敝的景德鎮藝壇上,猶如在黑暗中穿過的一道五彩光華迸發出最絢麗的景致,為文人瓷畫走出了光輝的道路,引領著瓷畫藝術的發展方向。珠山八友承前啟后,完整地繼承中國書畫的傳統精髓和景德鎮傳統繪瓷技法,將二者熔于一爐,創立了文人畫派的新粉彩瓷畫藝術。珠山八友之王大凡曾作詩云:“珠山結社志圖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