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文廟有窯,這已經被事實所證明,在崇古復古極盛的宋朝,有誰竟敢如此大膽,敢把窯址設在至圣先師的門第,如果窯火把天下第一圣人的胡子給燒著了,那該如何治罪?
我看敢在文廟設窯燒造瓷器的也只有大文癖宋徽宗趙佶老先生了。北宋官窯哥窯的窯址,我認為同出一源,這就是北宋汝州文廟窯。把文廟窯的所有汝州新窯器搞清楚了,我認為陶瓷史上兩個最大的懸案就都迎刃而解了。也就是北宋官窯的窯址和哥窯的窯址就都可以大白于天下。北宋官窯的產品和北宋哥窯的產品何其相似乃爾。他們都是同一窯的產品——文廟窯的產品。他們的胎骨都是深灰,淺灰黑色有的呈紫黑色。他們的紋飾也都有金黃色,紅色,黑色的冰裂紋鱔血紋網紋和魚子紋。只是再仔細細分,才可分為哥窯和官窯。宋徽宗在位的二十多年里,瓷器肯定燒造了上千種,字畫寫了上千幅,青銅器鑄造了上千件,錢幣鑄造了上千種抑或更多都有可能。哥窯瓷器,我認為并不是起源于南宋,更不是元代才開始燒造。而恰恰是在大藝術家宋徽宗的指揮和苛刻要求下才被燒造出來,只是由于當時的官窯燒造制度而沒有消息傳出宮外,正如鈞窯瓷器,在宋朝并無記載,而人們都不知道有鈞窯的生產,更不知道鈞窯的窯址。官窯和哥窯的燒造也同鈞窯的燒造一樣,直到飄搖不定的南宋初期,人們才知道在龍泉窯有哥窯的燒造。實際上修內司內窯和效壇下官窯在南宋時期一直在正常的燒造官哥窯產品。元明清各代所燒制的都是仿北宋官窯和哥窯。所以我們的文物工作考古工作者要把主要的精力人力物力都用在對汝州新窯器的研究上,也就是對汝州文廟窯產品的搜集、認識、分類、整理、認識再認識上,只要把汝州文廟窯的遺址挖掘到了,我看北宋官窯和哥窯的窯址問題也就可以解決了。在大觀年間,宋徽宗指揮燒造了鐵骨大觀釉,鐵骨哥釉,實際上就是北宋官窯早中期產品,同時還燒造了無紋鐵骨汝釉。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有幾件汝窯,我看就應該屬于無紋鐵骨汝釉(與哥釉產品相對來說,紋路不是很突顯,實際上也有細小的紋路)。在政和宣和年間,真正燒出了無紋汝釉瓷(如蔥綠色玉壺春瓶),還燒出了各式各樣的官釉、哥釉產品。據資料稱,后來燒造的產品,有的都是用模具生產的。以前把北宋官窯哥窯的問題都搞的太復雜,太神秘化了。細細想來仔細分析一下,不就是這么簡單嘛。
從現在鈞窯窯址的挖掘可以清楚的知道,鈞官窯雖然是官窯,但是在鈞官窯的其他燒造區,不是也生產青白釉瓷、天目瓷,還有宋加彩瓷。所以汝州文廟窯,也可以燒造汝官窯瓷,哥窯瓷和北宋官窯瓷。這不都是很順理成章的事嗎?他們都是汝州文廟窯的產品,即歷史上所說的汝州新窯器。因此歷史上官哥不分的學說也可以應該自圓其說了。實質上,官哥就是不分,都是文廟窯生產的嘛!只是燒造工藝上略有差別罷了。
以上拙論,請朱文立先生、王一沙先生、胡忠成先生以及各位專家學者給予批評指正。
張文柱 2007.06.24 聯系電話:1301353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