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6年畢業創立壁畫工藝研究室開始,郭愛和一直想把自己的三彩壁畫推廣到市場上去。
1988年10月,郭愛和第一次帶著他的三彩作品去參加廣交會,當時還沒有“三彩壁畫”或“三彩釉畫"的叫法。郭愛和為了產品的名字糾結再三,最后打出了.“高級瓷板裝飾畫”的幼稚廣告語。廣告下方的注解是“三彩的世界”,表達了希望“三彩”走向世界的美好愿望。
總之,郭愛和設計廣告詞時朦朧中感覺到,他做的不應該是“唐”三彩。
在廣交會上,郭愛和的三彩作品一亮相,立刻引起了臺商的極大興趣。
春節期間,臺商發電報給郭愛和,說要來洛陽師專考察工廠和研究室。郭愛和接到電報非常激動,立刻匯報給了校長。校長當即決定安排客商住到友誼賓館,并親自出面接待。
臺商一行一飛抵西安,就再次電報郭愛和:“我等將包車前往洛陽。”大家拿著電報分析,“包車”應該指是火車包廂,客人們要坐火車來。
于是就安排郭愛和到火車站接車,校長等人在酒店等候。可直到晚上十點,目送當天從西安開往洛陽方向的最后一班列車駛離站臺,郭愛和也沒接到客人。郭愛和隨即緊急趕回酒店向校長匯報。誰知“包車”的臺灣客商包了一輛出租車,顛簸了一路,也剛剛趕到酒店。
“包車”原來不是“火車包廂”,是“包出租車”。郭愛和等人恍然大悟。臺商下了訂單,郭愛和立刻開始研制樣品,小批量發貨。
能出口創匯,壁畫廠引起了學校的關注。1989年學校決定通過招標,對壁畫工藝研究室進行承包經營,郭愛和一舉中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