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方器造型變化眾多,主要有長方、四方、六方、八方、隨方、寓方等幾種基本形狀。在基本形態的造型處理中,又可以根據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細演變成幾十種不同的方器形態。亦有人在處理時與圓器、筋囊器配合,做到上圓下方,上方下圓,口方蓋圓,口圓蓋方。也可以做到身圓嘴方,身方嘴圓,或是身圓把方,把圓身方等等。

方壺的美不止在點線面。在方壺領域里有句話:"方非一式,方中寓圓",意思是外形的方正中不要讓格局硬受限在線條上,方中不失圓融,圓融中仍保端正。總之,方器造型的變化可以隨著作者對形器的設計創意要求進行或圓或方的處理。

一把好的方形壺表現在線條上要又挺又直,不可偏扭與含糊。以直線與平面為展現精神的主軸,充分展現一股堅毅挺拔的氣能。


高級工藝美術師張順法設計制作的《棱韻藏方》壺,線條按比例分布,壺蓋和壺身的結合圓潤而致密,每一處凹凸面均可自由復合,每一處細部處理都是需要精湛的制作技術。

此壺在方的骨架中轉出曲折的線條與平面,靈活運用技巧,添加了菱形的線條,讓剛毅的屬性中又透著婉轉柔順的特點,這樣的線條會讓整把壺充滿流動感。


《棱韻藏方》壺造型清爽流暢,直形的壺嘴出水流暢,方形壺把拿捏平穩,即實用又美觀。


張順法老師與中國瓷網朱東明先生一同前往看開窯,開窯后張順法老師對這次的作品的設計與燒制感到十分滿意,面帶笑容的懷抱著這次的作品《棱韻藏方》壺返回工作室。

張順法老師親自寫下“茶能醉人何必酒,書能香家不須花”。這樣的情懷,同樣體現在張順法老師設計制作的紫砂壺之中。《棱韻藏方》壺既有靈韻亦得方圓。
張順法 國家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瓷網、綠寶石藝術陶瓷館陶瓷藝術顧問,一九五七年生人,一九七六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隨高級工藝美術師李碧芳學藝。七九年下鄉輔導紫砂制壺,八九年紫砂廠聘為"工藝美術師",同年進修于中央工美班陶瓷造型系,1992年任紫砂工藝廠生產技術科科長,同年被延安市授予"榮譽市民"。
1996年創作設計的"明泉錦花"獲江蘇省陶瓷藝術新品三等獎;2002年創作設計的"六方牛蓋",獲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2003年創作設計的"二泉"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2004年創作設計的"云肩如意"獲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銅獎, 2011年, 《茗香壺》榮獲江蘇省工藝美術行業評比金獎。
張順法制壺功底扎實;創作思路新穎。其作品有光器之大氣、花器之妖嬈、筋紋之蒼勁、方器之挺秀。被臺灣領導人馬英九譽為"藝苑一絕",受到了"體操王子"李寧以及李小雙等廣大紫砂壺愛好者的青睞,并被天津博物館、無錫博物館、南京博物館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