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壺”生半日閑,清茶一盞也醉人。杯壺之道,是一種禮儀,是恬淡安靜間的修為與待客之道,是一種回歸心靈的休憩。

《茶醉怡心》 張順法新作

張順法書法
用器的過程,也是享受制湯、造化的過程。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張順法在傳統文化中找尋自我與回歸。


張順法新作《茶醉怡心》 燒窯前呈色





茶器,不僅是好用,而且要有傳承,有美感。張順法老師利用紫砂這一特殊材質、全手工制作的這把“茶醉怡心”,壺身飄逸的造型宛如隨風飄過的一縷清香,壺鈕以古代男子發髻為型,把柄彎曲得當,似寬大袖管飄逸之態。整體所蘊含的獨特氣質與魅力,都凝結在力韻飽滿的線條之中,隨砂而形,隨風而舞,隨心而動,成就了一壺醉人的風景。盈盈一握,似在清風明月間,茶不醉人、壺已醉人矣。

張順法簡介:
張順法:生于1957年,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瓷網、綠寶石藝術陶瓷館陶瓷藝術顧問。一九七六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隨高級工藝美術師李碧芳學藝。七九年下鄉輔導紫砂制壺,八九年紫砂廠聘為“工藝美術師”,同年進修于中央工美班陶瓷造型系,1992年任紫砂工藝廠生產技術科科長,同年被延安市授予“榮譽市民”。
1996年創作設計的“明泉錦花”獲江蘇省陶瓷藝術新品三等獎;2002年創作設計的“六方牛蓋”,獲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2003年創作設計的“二泉”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2004年創作設計的“云肩如意”獲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銅獎。
張順法制壺功底扎實;創作思路新穎。其作品有光器之大氣、花器之妖嬈、筋紋之蒼勁、方器之挺秀。被臺灣領導人馬英九譽為“藝苑一絕”,受到了“體操王子”李寧以及李小雙等廣大紫砂壺愛好者的青睞,并被天津博物館、無錫博物館、南京博物館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