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網訊)2022年7月9日上午,“瓷網.中國紫砂文化研學交流基地”在宜興紫砂工藝廠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張順法紫砂藝術工作室揭牌。



張順法、魯英夫婦及女兒工藝美術師張燚,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山東省博物館學會陶瓷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瓷網.中國 CEO、綠寶石藝術陶瓷館館長朱東明共同參加揭牌儀式。


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張順法
從古至今,大凡藝術,都是創作者情感的體現,每一件紫砂名作,都是工藝師飽含自己的思想感情做成的。“感人心莫先乎情”,只有一線一型都蘊藏著美好而豐富的情感,才能賦予作品靈氣。生于陶都宜興的張順法創作的作品,就把精神靈韻表現得透徹淋漓,并蘊含著真摯情感。




在壺藝創作上,張順法佳作頻現,也不斷收獲著豐碩的成果。他認為,作為一名紫砂藝人,要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紫砂里,或是成為紫砂歷史長河中的一滴水,就必須靠作品說話。沒有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作品,即使紅極一時,也只能是曇花一現。為此,他一劍磨礪幾十年,不僅制壺技藝精湛,且形成了自己的壺藝風格。
工藝美術師張燚
“潤陶苑”張氏一門,有女名燚,其父張順法,其母魯瑛,皆為紫砂工藝廠著名工藝師,外公魯玉貴更曾任紫砂工藝廠黨委書記,家學淵源,自襁褓即受熏陶。賦乃天生,性是情生,幼時便對紫砂獨抱情懷,日益漸深,后南京工業大學畢業,遂立志從業紫砂藝術之創作,拜省大師胡永成門下,悉心學藝,其紫砂技藝逐步精深,并形成其獨有的藝術風格。



紫砂藝術是一種“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藝術創作形式。紫砂工藝與藝術相結合,與人的創新相結合,謀紫砂業,干紫砂事,做紫砂人,留紫砂跡。這是“紫砂之家”張順法一家的追求,也是他的藝術軌跡。如今,他們不斷創新,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在紫砂之路上大步往前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