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鈞瓷愛好者在收藏過程中,偶爾會看到或聽到有人提到鈞瓷新工藝產品。而翻開鈞瓷發展的歷史冊頁,我們也可以發現,在20世紀80年代,鈞瓷新工藝產品曾經風靡一時,深受人們的喜愛。那么,什么是鈞瓷新工藝?它與傳統鈞瓷又有何差別呢?近期,中國瓷網的陶瓷藝術顧問——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鈞瓷燒制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苗長強,就“鈞瓷新工藝”的有關問題為大家作了解答了。

鈞瓷燒制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苗長強大師與中國瓷網總經理朱東明,在苗家鈞窯談“鈞瓷新工藝”。

據苗長強大師介紹,鈞紅釉的傳統工藝方法,是用燒成期間的爐內還原氣氛對整個釉層進行還原,而呈現紅色。由于還原氣氛難以控制,稍有不慎,鈞瓷呈色就會出現很大偏差,成品率很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禹縣鈞瓷廠開始摸索實驗,采用一次燒成的方法,成功采用氧化焰燒成穩定鮮艷的銅紅釉,并用推板窯批量生產。這樣鈞瓷新工藝誕生了,它是鈞瓷發展史上的一次革新。


苗長強大師講解鈞瓷新工藝的特點
采用新工藝的方法燒制鈞瓷,要在釉中加入還原劑,鈞紅釉色由原來的用氣氛還原變成釉還原。窯爐由過去的煤燒倒焰窯改為煤燒推板窯,省去了匣體。坯體多采用白胎,底足抹有芝麻醬色釉,不用素燒直接上釉,也有用灰黃胎的,釉色沒有白色的鮮艷,卻比白色的穩重。新工藝鈞瓷燒成后釉面效果與傳統鈞釉相比,以紫紅色為主,色調鮮艷,光澤強,釉層較薄,透明度高,但窯變效果沒有傳統鈞釉豐富多彩。
由于鈞瓷新工藝流水線式的生產,致使后期產量太大,且釉色較單調,缺少自然的窯變藝術效果,到八十年代后期,便陸續停燒了。

鈞瓷新工藝誕生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從實驗到停產不到十年時間,卻在鈞瓷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是一個時代的標志,值得我們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