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31日分別以《旅德雕塑家的海南夢》、《一場藝術爭奪戰》為題,報道了著名旅德雕塑家程連仲,在有千年歷史的海口龍塘古窯村創作陶藝品。5月1日,程連仲和眾多藝術界人士終于等來了首批作品出窯的日子。令人萬分驚奇的是,在民間柴窯所燒制的一件作品,出現窯變的奇特效果,被程連仲稱為“天然之作”。

這件《朝圣者》,出現了罕見的窯變現象,人物額頭、鼻尖和下巴上,沾滿了灰白色的土,神奇再現了藏族朝圣者在朝圣途中長期叩頭留下的土印。

對于首批出窯的作品,程連仲十分驚喜。

首批出窯的其他作品。
窯變佳作
首批出窯的16件作品,有3件比較理想,最為出色的是《朝圣者》,由于出現罕見的窯變現象,讓程連仲不斷感嘆:“不能理解,難以想像。”
該作品整體接近深黑的主調,人物顯得深沉、粗獷,把藏族在高寒生存條件下的狀況生動地表現出來。最神奇的是,程連仲和裝窯工均未作任何處理, “朝圣”的這位老人的額頭、鼻尖和下巴上,沾滿了灰白色的土,這層土抹不掉,神奇再現了藏族朝圣者在朝圣途中長期叩頭留下的土印。
“這是地方古老民窯才會出現的奇特效果,一般在汽窯、電窯中都不可能出現這種窯變!”程連仲興奮地說。另外兩件較好的作品是藏族老阿媽頭像,顯得渾厚、蒼勁,十分生動,以及藏女,燒制完整,成色自然。
“盡管有好幾件作品出現裂痕、破損,但因為有了這幾件,可以說將民間陶藝和現代雕塑結合、將地方民窯和歐洲技藝結合燒制新品的首次試驗,大獲成功!”程連仲開心地說。
一次燒成
讓程連仲津津樂道的,還有“一次性燒成”。
各地民窯風格不同,有的只能燒窯溫為800至900攝氏度的低溫窯,而龍塘文彩村的雖是柴窯,卻是高溫窯,窯溫可達1250攝氏度。從燒制出的作品來看,燒結度非常好。對雕塑等藝術品來說,泥(陶土)在高溫下接近融化,燒制的作品密度和質地非常堅實,不會滲水。
一次性燒成的特性,不僅可節約燃料,而且減少了工序。國內很多地方民窯都要兩次燒成,第一次燒后,將破損的清除,把完整的施釉后再燒一次。
程連仲說,龍塘民窯傳承了中國古代真正民窯的風格,從宋代以來的燒制技藝得以完整保留。早在出國前,他的陶瓷作品基本都是兩次燒成,這是他從事陶藝創作42年來,在國內第一次體驗不施釉一次性燒成作品,“非常過癮”。
出窯之日
程連仲的首批16件作品,除了煙斗等器皿,牦牛等動物,主要是藏族系列人物。他利用龍塘當地陶土創作的作品,也受到了業界的格外關注。
出窯日是5月1日。當天,王家柴窯院內熱鬧非凡,村支書、村組長和不少村民早早趕到現場,一些媒體記者聞訊而至,省文物研究會、省民俗博物館、海南瓊州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國博文物鑒定中心海南工作站、安徽省駐海南辦事處、??诨瘴幕芯繒葐挝患娂娕沙龃淼綀?,著名收藏藝術家劉冀民、色彩專家孫藝、作家梁如云等一行20余人,則自發組成觀摩團慕名而至。
在一長串鞭炮聲中,92歲的王輝佑、70歲的王科干兩位老藝人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只好讓他們的第三代傳人王明育攜妻子鉆進窯里,一件件小心向外傳遞燒制物。
先出的兩孔窯是王家生產的日用陶,最后兩孔是裝有釀酒等器皿和程連仲的雕塑陶藝品。當天上午10點半出窯,長達近兩個小時。程連仲一直站在窯口接物和送物,顧不上拍打衣服上飄落的窯灰。
他說,柴窯燒物無法預料,有很多方面待研究,爭取將來找到規律,燒制出更理想的效果,“我會一步步走下去!”
鑄造銅雕
出窯當晚,程連仲將首批作品用專車送到??谑袇^下榻的酒店,部分小件打包隨身攜帶,其余部分則委托快遞公司直接運送到安徽銅陵市一家鑄銅廠。
5月4日,程連仲飛抵合肥,趕往這家鑄銅廠,交待和指導將這批作品作樣本,全部鑄造成銅雕藝術品。這批作品鑄銅初步估計要3個月,上好“銅皮” 甚至要半年時間。
程連仲說,如同好的形體和皮膚,還需要好的外衣,各作品的“外衣”經化學處理后,將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隨后才被帶出國門。
程連仲說,在國外的畫廊中非??粗劂~雕藝術的表象,而目前國內對銅雕表面處理都較粗糙,因非常珍愛這批作品,所以在全國精心選擇了這家鑄銅廠。 “我將帶到海外的,不僅是作品本身,還有這里的人文精神等。”
國際舞臺
將銅鑄事宜安排之后,他又應邀趕往國內幾所著名高等學府參加藝術交流活動,定于5月24日返回德國,8月初再回中國,8月中旬回到海南,進行第二次創作。在前期所定的藏族系列完成后,他將開始海南黎族、苗族和瓊州歷代杰出人物的專題創作。
程連仲說,在海南的總體創作將有百余件作品,屆時會精選30至50件運到國外參展。一部分會以銅雕為主,另一部分為直接在龍塘古窯中燒制出的陶藝品。
每年5月在德國舉辦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要提前一年預訂場地,在首批作品出窯時,程連仲已預訂了在德國奧斯納布維克市的場館,為他預留的另一個場館是德國漢諾威市的下薩克森克州圖書館。
“舞臺已搭好,就等出場演戲了。”程連仲說,明年在德國的國際交流展覽已基本交由他作為主角,如果海南方沒有組織,他就只舉辦海南創作作品個人展,如有其他單位或個人參與他會牽線并作出奉獻。同時,他也希望政府部門能夠積極參與,使海南文化走向國際舞臺,進一步擴大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