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窯萬里行(十一)2016年3月5日啟程,為期一個月,本次活動將從濟南出發,途經十個省份,計劃對近一百個有歷史記載的古窯遺址進行實地考察和記錄,并與當地的陶瓷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行廣泛地文化交流。 |

從廣西出發,途徑廣昆高速經過上千公里的車程,在富寧休整一晚后到達昆明,海拔變得越來越高我們隨身帶的密封包裝的食品,已經開始發胖了,輪胎的胎壓也變高了,需要放點氣,調整一下。
食品都有了高原反應
給車胎減減壓
李忠碗窯窯址位于易門縣浦貝鄉下浦貝村,我們來到村內,有年輕人的幫助,我們很快就確定了窯址的位置,由小伙子們帶路,前往窯址,在途中,朱總本來心臟就不好,加上不適應這里的氣壓,上山時頓覺得胸悶氣短。但想到4500公里的穿山越嶺,現在不能放棄,我們決定放慢速度,順便欣賞一下沿途的美麗風景。

李忠碗窯是易門陶瓷產業的起源。主要產品是青花瓷器、青釉瓷器、綠釉瓷器和醬色釉瓷器,有碗、盤、罐、盆、杯、碟等日常生活用具,胎質細密、堅硬,呈青灰色,胎釉結合較好,裝飾花紋紋樣簡樸,大多在盤、碗的內心繪制蓮紋、弧紋、牡丹紋、古錢紋、梅花點彩紋和小鳥紋等,有的碗心還有流暢自然的楷書大字“元”。有專家指出,李忠窯的發現,為古代滇中地區和云南青花瓷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從文飾圖案和畫法、燒制工藝上極大地豐富了云南青花瓷器的內涵,極具研究價值。


據考證,李忠為第一個在浦貝辦碗窯的人。史稱“李忠碗窯”。“李忠為李自成部下,江西人,明末清初隨義軍余部來滇。后流落易門,路過外大坡時,發現其地有制陶沙泥,即設窯燒陶,以為生計”。(《易門縣概況》)。在李忠創辦碗窯的同時,當地的楊延寶、楊明鳳、楊明宏等楊氐先輩;趙之先、趙之運、趙之璽等趙氐先輩;李子會、李祥、李德志等李氐先輩共十二、三戶人家也偕同一齊開辦了碗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