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窯萬里行(十一)2016年3月5日啟程,為期一個月,本次活動將從濟南出發,途經十個省份,計劃對近一百個有歷史記載的古窯遺址進行實地考察和記錄,并與當地的陶瓷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行廣泛地文化交流。 |
進坑窯址位于景德鎮東郊的進坑村。這里清澈的溪水傍著平坦的村道繞村而過,青山綠野近在眼簾,仿佛世外桃源。綠寶石藝術陶瓷館館長朱東明與與文管員余先生
湘湖進坑窯是一個五代至宋代的古窯遺址,同時也是景德鎮重要的制瓷礦料的產地,在文管員余先生的陪同下,我們對進坑村的幾個窯址進行了全面的考察。




進坑窯完整地保存著景德鎮宋代制瓷業的原始風貌,進坑擁有古礦坑5個、古窯址15個、古水碓16個,以及6公里長的千年瓷石古道。


黃清華、黃薇夫婦在當地創辦東郊學堂,發動當地百姓對古礦坑、古水碓、古窯址和瓷石古道進行保護,并設立進坑村史館,開發了進坑村史館——倉塢宋代窯址——國山下宋代窯址——瓷石古道——瓷石加工水碓——東郊學堂宋代青白瓷藝術特展的宋代制瓷風情游覽路線。


中國瓷網總經理、綠寶石藝術陶瓷館館長朱東明先生考察完進坑古窯址后,在東郊學堂與黃先生就古窯遺址的保護問題進行了短暫的交流。
沒有優質的瓷石,景德鎮不可能燒造出精美的青白瓷。”進坑作為最優質瓷石的出產地,是毋庸置疑的“瓷都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