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在工作室就在去雕塑瓷廠的路上,歲歲年年。也許對于其他人來說,做陶瓷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手藝、是一門營生,但對于我來說就是如同吃飯穿衣般平常,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沒有那么多色彩和激情,即使在沒有事做的時候也喜歡在工作室里發呆。
我認為,藝術創作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樣激情澎湃、慷慨成“瓷”,更多是常年累月的技術上的磨練和精神上的修行,如同和尚打坐參禪般清苦。
我的作品大多施青釉,題材以人物和汽車為主,也在不斷的尋求著其他載體。早期作品受技術和理念限制,大多以形式感較強的汽車為題材。選擇汽車屬于討巧,但缺少對生活和社會的感悟,導致后來生活清貧孤苦。慢慢的對生活略有所感,創作多以社會邊緣年輕人的生活為主,作品大多體現無聊、郁悶、拜金、色情、暴力等等(沙發系列)。從題材上看大多都是負能量,但著時是當時心境的真實表達和流露,所以感覺還是不錯的。畢竟什么樣的年齡做什么樣的事。隨著自己在技藝上的提高和心理上的成熟,不再憤青。作品風格也漸漸的明朗,氣息清淡下來了,多以恬靜安詳自然表現內心凝固的那一瞬間——平常人家平常事,一般不顯得矯揉造作。追求用最普通的一坨泥、一瓢透明油,通過常年累月的積淀,不以形式上的乖張、情節上的激烈為誘餌,更多的是一份實實在在的堅持和功夫。
以拙出發,用最笨的辦法做陶瓷,做走心的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