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東西,餐桌上的餐具、器皿、家居裝飾中的花瓶……,越是熟悉的東西就越容易被忽視,有多少人想過,現在家里用的餐具是否是國產的,是景德鎮的還是唐山的,是臺灣的還是歐洲的。
中國陶瓷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歐洲掌握陶瓷技術的一千年以前,中國的制瓷技術已經非常高超,17—18世紀,中國陶瓷幾乎壟斷歐洲市場,而中國一度被西方人成為“陶瓷”,即“china”。
周杰倫的一首《青花瓷》,紅遍大江南北的同時,也喚醒了中國人對陶瓷的注意和重視。人們的實現重新回歸傳統文化,仔細挖掘中國的陶瓷文化。青花瓷自古以來,都是文人雅士的最愛,正如歌詞中唱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青花瓷淡雅、清純,又不失高貴之氣,歷經幾個世紀,魅力依然。
中國“瓷器”元素在時裝界的魅力
2008年,中國奧運會上主打中國風,開幕式上禮儀小姐的青花瓷禮服,一度掀起“青花”熱潮,讓世界的目光重新鎖定中國,鎖定中國陶瓷。

中國的絲綢、瓷器、茶文化曾經在歐洲風靡數百年,歐洲設計師在二十世紀80年代就開始運用中國元素。得益于瓷器悠久的歷史及本身的精致美感,青花瓷作為最具東方色彩的中國元素,早已被眾多大牌設計師借鑒到服裝、家居等設計中。早在2004年,維多利亞•貝克漢姆就穿著大師設計的青花瓷拖尾禮裙,與丈夫共同亮相派對。在2008年,由17位頂級設計師掀起的中國元素設計風暴中,Roberto Cavalli青花瓷禮服獲得了“最佳完美創意獎”。這款禮服裸肩鎖胸,全手工縫制,配以珠片、金銀線、水晶等珍貴材料,以大牌設計師特有的奢華態度,盡現青花的魅力。2009年3月初,Dior也推出高級定制青花瓷系列,在發布上博得滿堂彩,在開領處、胸線、腰間、裙擺處以青花作點綴,完美融合了東西方元素。
奧運之后,很多大牌將青花瓷作為重要元素設計到當季產品中,而女明星們也爭相穿著青花禮服出現在鏡頭前。其中包括了范冰冰、林志玲、應采兒、孔維等。

2010香港時裝周,郭培的高級定制系列青花瓷晚裝更是令人驚艷:一件青花瓷魚尾禮服,且不說通身的青花刺繡,模特的頭上頂的是個鑲滿了水晶的青花瓷瓶,腳上踏的也是兩只青花瓷高屐,耳環、戒指無一不是青花瓷,甚至連指甲上都密密地畫上了青花圖案。

時裝設計對于陶瓷元素的運用,不僅僅是瓷器的圖片,很多時裝造型也以古代陶瓷器型為主,加之模特的曲線美,讓青花瓷完美綻放。最近,ary Katrantzou2011秋冬更是將中國瓷器搬上倫敦秀場,滿場飛動的乾隆斗彩及瓷胎繪琺瑯器靈感印花圖案,瓷瓶造型的鐘型裙,滿眼的龍紋圖案讓中國元素在倫敦的秀場上大放異彩!斗彩的雍容華貴與鏤空技巧,與時尚的完美結合,給觀眾一場奢華的視覺享受。
“瓷器與“樂器”的結合


全國首創的青花瓷鋼琴,一經亮相,就艷驚四座。它的外表完全由陶瓷制成,琴身上的青花圖案由景德鎮的工匠們純手工繪制而成,花紋細膩、典雅,將東方傳統瓷器之美,完美地融入到鋼琴這一西方古典樂器中。
“瓷器”元素與科技的結合

近年來,瓷器元素不僅僅被設計師運用在高級時裝定制,各種科技產品通過瓷器元素得到出奇的效果,時尚U盤,以青花圖案或者暗刻花的方式加以裝飾,讓科技不僅僅是一個產品,更加人性和藝術。最為突出的便是,2010年,愛國者推出的民族品牌“哥窯相機”,獲得紅星工業設計獎的垂青。白色相機表面上有數百個細碎的暗色冰裂紋,聯絡延伸成“支離破碎”的樣子,碎而未碎之間有一種微妙獨特的美感。哥窯是中國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一,其獨特的“冰裂紋”開創了世界陶瓷史上新的審美標準。愛國者將傳承千年的哥窯瓷“冰裂紋”用于數碼相機外觀設計,通過不斷發掘、不斷創新、不斷精煉、不斷發揚光大,經過數百次的實驗、數千次樣品的精心雕琢,成就舉世矚目的工藝專利。

無獨有偶,2009年,中國藝術家盧昊受法拉利邀請,為中國客戶設計“陶瓷”法拉利,通過手工漆繪的形式,在車身上以現代創意手法精心繪制了深淺錯落、含蓄幽雅的哥窯開片瓷紋圖案。
兩款“哥窯”產品,利用“陶瓷元素”賦予了產品藝術性,同時提升了產品的價值。科技與古典的結合,讓人們在接受現代科技產品的同時,不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