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賽姬甦醒》吉婁梅·賽涅克( Guillaume Seignac 1870-1924 ),法國學院派畫家。賽姬的故事源自希臘神話。《賽姬甦醒》(The Awakening of Psyche) 是賽涅克所畫。畫中所展現的賽姬主體與背后散落一床艷麗的玫瑰花相互輝映。賽姬完美的S曲線與睡夢初醒的神情,其極致的女性美的確令人屏息……無怪乎列為世界名畫之一。

《田園風光中的浴者》路德維希·馮·霍夫曼 德國 1900年 65cm×96cm 布 油彩私人藏這是一幅裝飾風格的象征主義繪畫。在裝飾圖案的邊框中,展示的是一幅在田園風光中洗浴的歡樂圖景。邊框中的左、右各為一男女裸體者,他們對稱地分列在兩側,意味著世界的平衡。而洗浴圖景中女郎嬉戲的河水,與外框中水紋相溝通,喻示著青春生命因愛河而獲得活力。從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出畫家所蘊含的思想性與哲理性。

《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 》弗雷德里克·萊頓 英國 1880年畫布油畫,76.20×26.70厘米身裹輕紗的裸體女性,以擬人化的方式追憶古典傳統,給觀眾以主觀想像的空間,構成了萊頓晚年作品的突出特點。1880年展出的《克琳娜,達格爾的寧芙女神》就屬于這類作品。寧芙女神以一個著寬大長袍的女子形象出現,背對著瀑布站在一個沙堆上。萊頓借此向人們傳遞著水的天性:湍急的河流及其飛濺的水花,以及表面平靜而深不可測的暗流。這幅畫是畫家1895年創作的最后一幅杰作《六月煌煌》(現存波多黎各蓬塞博物館)的姊妹篇,十分珍貴。

《在沃納劃的船上 》安德烈·佐恩 瑞典 畫布油畫 100×64厘米佐恩畫裸體畫均不用職業模特,而是從當地女青年中挑選。因此,現在他的裸體畫被看作瑞典的民族繪畫,是某種北歐女性的象征。正如馬爾科姆·薩拉曼指出的:“安德烈·佐恩畫他所見而不做任何預先的想像,他靠的是捕捉現實事務的能力,不管它是人的相貌,還是自然環境的變化”。

左:《路德 》海茲 法國 1835年 139×101cm 現藏意大利波倫亞市 右:《白銀時代》畫家采用《舊約·路得記》的掌故為題材,描繪了一個依靠拾麥穗來養活婆母的孝女路得的形象。畫家以半裸體來展現她的風韻,乃是古典主義常用的手法之一;阿拉伯裝束和農民的粗衣布衫顯示了古典主義細致的寫實特征。左手腋下的麥穗點明了她拾穗充饑的艱苦生活,而更重要的是她側目而視的臉部,布滿了窮苦人的憂愁。健康樸實的形體與古典的姿式美與充滿愁緒的內心,交織在一起,使這幅畫成為非常耐看的杰出作品。

左:《戴安娜的休息》 布隆涅 油畫 右:《 睡覺的女人》 雷諾阿 1897年狩獵女神戴安娜和她的護衛使女們狩獵之后,在林間歇息。這是一個富有浪漫情趣的神話題材。因為18世紀的貴族喜歡游獵玩耍,所以畫家以此來迎合他們享樂的審美需要。借富有浪漫色彩的女神盡興描繪女性裸體和神情面貌以滿足上流貴族的視覺愉悅,神話本身并無意義。小路易斯·德·布隆涅的藝術也脫胎于古典主義,但他的人物造型和動物描繪更具有現實感,畫中人物動勢組合有正側向背之分,月神總是舒展雙臂,顯示出主宰一切的權威。人物造型體態豐艷,充滿青春活力。

《愛神丘比特的教育》,此畫所描繪的是希臘神話中司教育的神赫耳墨斯(羅馬名為墨丘利),他戴有羽翼的帽子和腳穿一雙來無影去無蹤帶羽翼的靴子,他和愛神維納斯共同教育小丘比特。

《海神的凱旋 》普桑 1635-1636年 油畫 114×146厘米現藏于美國費城美術博物館此畫是應法國紅衣大主教黎塞留的委托而作的一幅杰作。海神波塞冬是宙斯兄弟,也是克洛諾斯和瑞亞所生的兒子。這里畫的是海神從宙斯那里分得了海域,并把古代地方性海神涅柔斯、俄刻阿諾斯、普洛透斯等排擠到次要地位,得勝而歸的情景。海神右手執三叉戟,左手駕著金鬃銅蹄馬車,在畫的左邊飛馳著,畫面的中央是其妻子安菲特里忒和眾女神們,她們駕駛著由海豚牽引的貝形船。圖右有兩個裸體(其中一個正被海怪背著),都是波塞冬愛情追逐的對象,其中有得墨忒耳、女妖戈耳工之一梅杜薩等。為了加強神話氣氛,畫家又添了許多飛翔在天際的小天使形象。所有人物比較對稱,構圖熱烈而又均衡,只是女性形象過于端莊,缺少魅力。

《 狩獵女神黛安娜》 油畫 191*132CM 作于1550年方德來賓畫派作 羅浮宮1840年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