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鏡前維納斯與兩個小天使》 提香 22×19厘米圣彼得堡艾爾米塔日博物館這一幅畫是描摹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晨起梳妝時的情景。兩個小天使給她送來鏡子和冠飾,表達了美神維納斯愛美的天性。她那豐滿的肉體展現在鏡內,她不由自主地用左手去撫摸自己的胸部,正在自我贊賞著。但這里的維納斯已非《烏爾賓諾的維納斯》一畫上的青春少女形像了,她過于肥胖,而是以一個少婦的莊重神態,在對鏡自語,顯得風姿綽約,畫意甚濃。提香以對比性色調強調了絲絨織物與女人肉體的烘托關系,整個畫面映現了一個貴婦人的閨房生活。

《巴那斯山》 安德烈亞·曼泰尼亞 約1495-1497年 蛋彩畫 159x192cm 巴黎盧浮宮藏。巴那斯山是阿波羅率領的文藝女神居住的地方。太陽神阿波羅既主宰光明又主管文藝,他本身也是音樂神。據說神使赫耳墨斯生下來不久,因偷吃了阿波羅的牛被發覺,赫耳墨斯只好將自己做的龜背六弦琴交給阿波羅以償偷牛的罪,宙斯發現阿波羅會彈琴,就把自己九個司文藝女神繆斯交給阿波羅領導,他們就住在巴那斯山,終日唱歌跳舞、吟詩作畫,巴那斯山也就成了文藝的發源地。畫家以大自然作為環境,描繪了眾文藝神縱情歌舞的歡樂生活,高居畫面上部的是眾神之王宙斯和朱諾,左邊手持弓箭的小愛神與山洞邊那個冶煉神瓦爾剛相呼應,下角那位懷抱豎琴的是阿波羅,他正在為繆斯女神起舞伴奏,而右邊與飛馬相伴的、穿著一雙帶羽翼的靴子亦稱飛毛腿的就是神使赫耳墨斯,他手執和平之杖,來無影去無蹤。畫中諸神皆為宙斯子女,所以構成一幅以宙斯為主體的神族。畫家只是借神話題材運用豐富的色彩描繪自然美、人體美與人間的歡樂場面。

《大美人與小天使 》 Invading Cupid's Realm 布格羅

《梳頭女子》 約1884-1886年 埃德加·德加 法國 53cm×52cm 紙 粉彩圣彼得堡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這是一幅寫生性很強的作品,洗浴之后的裸女正背對著我們梳發。但是畫家注重的是裸女背部、臀部的受光部位,至于黃色的墻壁、淡藍的浴中及陽光的反射,都是畫家體現光的借體。德加畫的這類裸女都很樸素單純,她們無意搔首弄姿,也不展示官能美的成分,只是要達到人體與光色的和諧美。

《酒神祭》 提香 約作于1518~1520年間 油畫 175×193厘米現藏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酒神祭》描繪的是希臘神話傳說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羅馬神話即巴克科斯)的事跡。狄俄尼索斯是宙斯與塞墨勒的兒子。他首創用葡萄釀酒,把它獻給奧林匹斯山諸神。諸神歡欣。從此,每年春季葡萄發芽和秋收時節,人民都要與神一起舉行酒神節。酒神因母親被宙斯以雷電殛死,自小失去母愛,受諸神收養,其間,曾換過好幾個扶養人。待到長大成人后,他變成一個勇猛善良而又貪玩的無拘無束的青年。在諾沙山受伊諾與瑞亞教養時期,曾受到山林畜牧神潘(人身、羊腿、頭長角)的兒子西勒諾斯(身體短粗,禿頂、扁鼻、一對馬耳,有尾巴)的保護。他們常坐著豹子拉的車四出狩獵,故自小與潘族子弟薩提爾(一譯薩提羅斯)以及山林水澤女妖寧芙們十分友好。每當酒神節時,狄俄尼索斯就與這群無憂無慮的薩提爾、美麗而活潑的寧芙們喝得酩酊大醉,在山野里狂歡作樂。畫上右角仰臥著的裸女即是寧芙仙女的醉態。左邊有兩個潘族兄弟正痛飲不止。兩棵樹旁的西勒諾斯在給躺臥在地上的一個仙女的盤子里斟酒。遠處的山坡上有一個已醉倒在地的薩提爾。

《戴安娜和阿戴奧納》 提香 1556-1559年 油畫 188×206厘米 愛丁堡蘇格蘭國家美術館

《雕塑家的模特》 塔得瑪 作于1877年

《裸體的瑪哈 》 戈雅 1798-1805年 布 油彩 97cm×19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藏 “瑪哈”是當時西班牙社交場上對名媛淑女的通稱。戈雅畫的“瑪哈”是誰,眾說不一,至今仍是個迷。這幅《裸體的瑪哈》,“瑪哈”仰臥于榻上,頭枕手臂,微微斜倚,腰肢纖細,按當時學院派繪畫審美的標準來看,她的頭略大些,腳尖不合解剖結構,顯然是畫家有意為之。不論怎樣,這幅作品給他帶來了極大的聲譽。

《花季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