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舞臺上,活躍著一群美麗聰慧的精靈,她們或是社交場上的明星,或是倡導女權的教育家,或是舞臺上耀眼的明星,或是杰出的詩人、畫家……她們有的如清泉般純潔,有的如烈火般激情,她們就是那個時代最受矚目的十大才女。
當然,才女們的才華是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而書法,可讓女子靜雅嫣然,沉靜內斂。且與年齡無關,與歲月無染。通過習練書法,使得女子在纖纖素毫幽幽墨香的潛移默化下,化濁俗為清雅,變奢華為樸素,令浮躁為安靜平和。

張默君
張默君(1883-1965)女,原名昭漢,字漱芳,英文名莎非亞,湖南省湘鄉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婦女運動先驅,中華民國教育家,記者。

民國 張默君 山居八章之一
《山居八章之一》,近人李培潔說:“她(張默君)的書法,流利渾厚,毫無女子纖弱之氣。”后人評價她的書法作品蒼勁古樸,有氣勢、有變化、有聚有散,尤其是她的草書在當時女性作品中罕有其匹。




民國著名女詩人 教育家 書法家 張默君 草書 真跡
張默君平生兼擅詩書,喜好收藏古玉。她的詩作甚多,古體、律詩、絕句都有佳品,著有《白華草堂詩集》、《默君詩草》二卷。詩作體現了南社詩人的風格和時代女 兒的氣息。張默君書法四體皆能,尤長章草、篆書。以草書傳世居多,書法匯漢魏晉唐碑體,草書有索靖、宋仲溫之風貌,儀態古雅拙重,行書秀雅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