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文房四寶之首,如今已經少有發揮自己作用的空間了。而在收藏市場上,古硯也一直都屬于冷門。不僅民間收藏的范圍較小,拍賣場上也很少看到古硯的身影。
2007年7月,西泠印社推出“文房清玩•歷代名硯專場”,這是國內首次舉辦古硯專拍。在該專場中,一件清代 伊秉綬等名大西洞端硯以96.8萬元的價格奪魁,而此前的估價僅為12-16萬元。首場古硯拍賣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成績,專場總成交額1832萬元,成交率高達98.29%。此后,古硯市場開始逐步發展起來,到了2010年,西泠春拍“歷代名硯專場”82件拍品收獲1164萬元,成交率100%,全場最貴的拍品是吳昌碩銘、沈石友銘石破天驚端硯,成交價為235.2萬元。而秋拍時候,西泠名硯專場也取得了98.88%的成交率。
如今,“歷代名硯專場”已經成為西泠印社拍賣的一個亮點,在2011年春拍時,名硯專場再次取得白手套佳績,總成交額達到1992萬元,一件清康熙 御銘鳳紋松花石硯以529萬元的成交價格領跑全場。
近年來,古硯收藏市場一直保持平穩發展,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硯臺曾經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喜愛,宋代的蘇東坡就曾經是藏硯大家,而隨著不斷地發展出現了如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這樣的“四大名硯”。而目前,由于大多數藏家對于古硯的研究還不多,古硯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