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沉香,稍有中醫常識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味中藥或香料的名字。但進入收藏界,沉香早已與資本緊密掛鉤。當這一味普通的香料成為民間資本的追逐對象時,其高高在上的身價足以讓普通的藏家瞠目結舌 。當它再次走進島城藏家的視野,身價已經從10年前的每克兩百多元攀升到了近萬元。記者11月20日采訪了解到,隨著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沉香收藏市場風生水起,島城的收藏市場也“聞香而動”。但業內人士提醒,沉香收藏市場的進入門檻太高,風險不可小覷。
奇楠一片值萬金
20日上午,位于澳門路67號的青島三生緣藝術品有限公司,裝飾得古色古香 、文化韻味十足的大門不時有人進出。當天,是一場名為“曠世奇楠”展覽的最后一天。
“來展會之前,對沉香一知半解,但聽完服務人員對展品的介紹后,才發現沉香的收藏市場奧妙無窮。”在三生緣一樓展廳,從嶗山趕來的業余收藏愛好者吳先生說。記者注意到,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范曾親自為這次奇楠展題寫了“曠世奇楠”四字。
據展覽會服務人員介紹,博物架上陳列的這件奇楠屬綠奇楠,是沉香當中的極品。“這件綠奇楠的重量超過1600克,身價在千萬元以上,可以買一套別墅了。”服務人員說,同時展出的還有綠奇楠制成的手串以及其他傳統工藝刻件,因其稀缺性,隨便一串手串的身價都在百萬元以上。
“奇楠算是極品沉香中的極品,因為它非常稀缺,在一大塊的極品沉香料子中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才能稱作奇楠。”在展會現場,來自中國臺灣的御寶園古美術的陳秋偉說,臺灣藏界一般把奇楠分為黑、紅、黃、綠、白幾類,歷來以越南所產的最為珍貴,從古以來就流傳著“一片值萬金”的說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由于身價走高,沉香收藏市場的入門資格自然也頗高。據展會現場的一位收藏界人士介紹,在2007年的時候,一塊越南產的高級白奇楠香,曾拍出1.02萬美元/克的高價;而2008年的一件越南黃奇楠刻件則以222.2萬元的價格成交。
價格10年升40余倍
“從2002年的時候,我就涉足沉香藏品市場,當時一克上好沉香的價格也就是兩百元左右,但現在,其價格已經逼近萬元,短短10年之間,沉香的身價飆升了40多倍。”提到自己多年以來的收藏經歷,青島三生緣藝術品有限公司的潘經理說,隨著越來越多的藏家將注意力投向沉香市場,“紅木論噸賣,黃梨木論斤賣,沉香論克賣”的說法早已廣為藏家認可。
據介紹,沉香并不是一種木材,而是一類特殊的香樹“結”出的,混合了油脂(樹脂)成分和木質成分的固態凝聚物。據現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屬的幾種樹木,如馬來沉香樹、莞香樹、印度沉香樹等都可以形成沉香。由于形成沉香的樹種、地域以及自然條件非常有限,再加上一般沉香要歷經幾十年甚至數百年才能形成,因此產量稀少,導致價格昂貴。
據潘經理介紹,國內的一家沉香收藏協會曾經對近五年以來重量在100克以內的沉香價格走勢做過統計,其中綠奇楠沉香的價格到了2006年已經是600元/克,而到了2007年就升到了1000元/克,2008年到2010年的價格則分別為2200元/克、2800元/克和3500元/克,2011年在此基礎上再度飆升,上好綠奇楠的價格甚至逼近萬元。
身價高走之后,沉香已經不僅僅再是一味香料。“由于它原料稀缺,形成的時間太長,而且市場上天然的奇楠數量稀少,涉足沉香市場的玩家卻在增多,讓奇楠的升值空間日益看好。”陳秋偉說,以盛產沉香而聞名的越南,去年全年的高品質沉香產量也不過18公斤。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近年“諸香之王”沉香身價倍增,亮相國內某展會的一塊沉香 20年前的不到8元瘋漲到目前的36萬元,漲幅竟達5萬倍。
這位業內人士說,他的一位朋友3年前收購了一塊沉香 ,當時的價格是1000元/克,現在已經漲到3000元/克,整塊價格達36萬元。
百億民間資本聞香而來
來自中國臺灣的陳秋偉先生出生在一個“沉香世家”,家族三代從事沉香產業。據介紹,隨著國內沉香收藏升溫,像深圳、上海以及北京等地開始有大批的資本界、企業界人士進入沉香收藏市場。上海甚至在去年專門舉辦過中國首屆海南沉香文化展,吸引了來自日本、越南等國家的“香迷”。
據一位曾參加過上海舉辦的海南沉香文化展的藏友介紹,從展會情況來看,參與到沉香收藏界的以商人為主,像上海的不少金店、紅木家具店、古玩城的老板都加入了沉香收藏大軍。
“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沉香突然引起國內收藏界的注意,與近年來拍賣會上屢屢創出天價拍賣紀錄也有直接的關系。”陳秋偉先生說,在保利拍賣、匡時國際、中國嘉德(微博)等近幾年來的拍賣記錄中,沉香拍品一般都100%成交,而且成交價都遠遠高出預估價,2007年以1.02萬美元每克拍出的那件越南高級白奇楠香就是明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約有20萬人殺入沉香收藏界。而根據海南沉香收藏協會的不完全統計,進入沉香收藏界的各路資本已近100億元。
利潤多高風險就多大
從一味具有歷史文化因子的香料,到此番挾不菲身價進入國內的收藏市場,顯然,高高在上的價格注定普通的藏家難以進入沉香收藏市場。“貨源稀缺,目前市場上以來自越南和印尼的最為尊貴,但仿品、偽品自然也充斥市場。”一位藏家說,他曾經去深圳的一家專賣市場“踩貨”,找遍整個市場幾乎沒有一片奇楠真貨。
“沉香身價的飆漲,讓知道沉香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沉香贗品也越來越多,現在網上有很多沉香店,貨源充沛,讓人感覺遍地奇楠沉香似的”。上述收藏界人士說,實際上,這些店的沉香絕大多數甚至百分之百都是冒牌貨。“沉香身價奇高,很少網上交易,現在的沉香買賣,多數為熟人當面交易。”
“沉香的價格飆升如此之快,顯然與資本的介入有很大的關系。”青島收藏家協會秘書長劉樹慶說,不菲的身價決定了沉香的投資者均屬于高端群體,而事實也已經證明,與前幾年因為資本介入而導致價格攀升的冬蟲夏草、紅木家具以及天價蘭花相比,資本介入對促使沉香身價的飆升則更是幾近瘋狂。
“冬蟲夏草、天價蘭花等哪個不是游資炒作起來的?一旦價格到了高位,如果市場的支撐力不足,貿然進入肯定會有風險。”一位藏家說,甚至可以說,利潤有多高,風險就會有多大,濃厚的炒作意味背后 ,依然是風險莫測的市場。
“辨別沉香的等級和真假,難度非常大 ,不積累幾代的經驗,很難做出真實的判斷。”陳秋偉先生說,投資沉香風險極大 ,缺乏專業知識的普通投資者需要謹慎。
■造假故事
針眼灌水銀不沉也沉了
一家收藏店的店主吳先生剛剛涉足沉香收藏的時候,曾經買過一塊奇楠,當時賣家給他演示的時候,奇楠很容易就沉到了水底。“沉香不一定能沉到水底,許多沉不下去,還有的半沉不沉,能沉到水底的算是極品沉香了。”對方老板說。
歡天喜地拿到極品的吳先生高興了兩個月,被一位前來拜訪的高人識破了天機。“朋友拿著把玩了半天,突然對我說,你這塊奇楠上有個針眼,可能被人做了手腳。我聽后趕忙拿去找人鑒定,果然,里面被人注入了水銀,將水銀取出來,這塊奇楠就沉不下去了。
■購買辨別
望聞燒摸一步不能少
“沉香的鑒定是比較麻煩的,對于初入門的市民來說,可以做好望聞燒摸四步,可以基本上區分出真假沉香,不至于上當受騙。”吳先生說,購買者首先看表面的油線是否清晰,通常來說,外觀越細膩越好,毛孔粗大的沉香說明品質較差,而油線模糊的多為冒牌貨。好的沉香有油斑,并且油斑會泛在表面,用手摸上去,卻不油膩不臟手。真正沉香會有香味,這種味道是若隱若現的,有間歇性,不會一直有種很沖的香味。好的沉香燒起來,煙色發白,并且成為一條直線向上,絲絲散發,香味明顯,否則為假貨。“沉水不沉水本來也是鑒別沉香的一種手段,現在造假者手段太高明,這種方式反而行不通了。”
做到了這些,僅掌握了初步鑒別沉香的功夫,離火眼金睛還差得遠。“我玩沉香七八年,還處于初級階段,要想成為聞香識出處的大師,沒有幾十年功夫是不行的。”吳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