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發源自中國,在古代是非常盛行的,只是到了清朝才開始沒落乃至絕跡.
點香粉時,堆一堆來點,不僅很快就燒完,而且煙大,只聞到煙味,感受不到熏香味.怎么辦呢?有的朋友打坐,希望香粉點的時間長一點,怎么辦呢?
讓我們學習古代的中國人點香的技巧,使用香篆,這樣就可以用少量的香粉,燒很長的時間了?! ?一般的香粉,為了便于香粉燃點,合香粉末可以用模子壓印成固定字型或花樣,然后點然,循序燃盡,這種方式稱之為“香篆”。印香篆的模子稱為“香篆模”,多以木頭制成?!栋俅▽W?!?/span>“香譜”條中說:“鏤木之為范,香為篆文。”這是說香篆模子是用木頭雕成,香粉被壓印成有形有款的花紋。
古時禪寺中常燒香篆以測知時間。也有燒香篆以修密法者,在《觀自在菩薩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眾生薰真如法》,并有將香印作成種子字、紇利字之香印,并將香爐觀想為法界,紇利字妙香印代表大悲拔苦,當香印依次焚燒時,則顯現真實之理,當燒盡時,則代表萬法歸空之理。以此觀法修持者,能獲觀世安稱、無有障礙之福報,如同微妙蓮花一般眾人愛敬。
香篆又稱香印,在焚香用香爐內鋪上一層砂,將干燥的香粉壓印成篆文形狀,字形或圖形綿延不斷,一端點燃后循線燃盡。由于取用的香是呈松散的粉狀,點燃之前才以模造成綿延不斷的圖形,而且移動模子時很容易碰壞圖形,因此使用時并不方便。
在宋人的筆記中有印香的記載。“印香”很可能就是壓印香篆?!短}梁錄》卷十三,“諸色雜貨”條云:“且如供香印盤者,各管定鋪席人家,每日印香而去,遇月支請香錢而已。”可見北宋末有雇請專人印香焚香的習俗。
為了使香粉的使用更為順利,宋人又制香餅,有作成心字形的“心字香”香餅、環形及指形的“冰環玉指”香餅。宋人李居仁“天香詞”中有“幾度試拈心字”的句子,說明心字香餅是可用手指拈起的,類似現代使用的盤香。 (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