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3、上新橋壺
圓扁腹身。肩上帶一環,蓋口一環,蓋中間再一環,如水波蕩漾,上有橋形鈕立于其中。此壺線條處理得圓潤通融。環形把手上塑一平背與蓋鈕呼應,又似一葉過橋小舟,亦利于提握。

圖14、雨露天星提梁壺
直線與弧線交錯運用,轉折處明快流利。提梁及蓋的造型設計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帶圓、圓中含方的構圖,充分掌握雕塑與空間關系的美學概念。壺身豐厚扁圓穩住了上半部飛揚的勁勢,流則渾厚有力。遠觀此壺有如飛鳥于天。

圖15、鷓鴣提梁壺
變化提梁的型式及空心蓋鈕以虛襯實,塑造耐人尋味的效果。壺身成短圓筒狀,線條洗練明確,與蓋和提梁渾成一體。配以較長的流,更有畫龍點睛之妙。

圖16、子冶石瓢壺
此壺采上小下大的圓臺造型,把則為上大 下小的倒三角形,與壺身對應成趣。短直流,橋形蓋鈕高高拱起,底有三扁圓足。壺身與蓋密合無縫,滿水后亦不外溢。

圖17、紫砂壺公冶父壺
下大上小呈三角形的石瓢形,周身皆以圓弧線條構成,嘴、把、的處處銜接自然流暢,線條利落明確,起承轉合交待清楚。下以三圓足支起全身,使壺顯得挺括有神,沉靜而深伊永。

圖18、座有蘭言壺
壺體呈扁腹狀,直口,短頸,管狀流,配環形把。弧狀蓋,乳釘形蓋的中有小孔,底內凹,朱泥色華而不膩。渾圓雅致,有大家風范。一側刻有「座有蘭言]。

圖19、瓜梨壺
瓜梨成壺,以蒂為的生動巧妙,壺身為瓜結實豐美,而不流于肥碩,有型有款。渾不似多數以瓜果肖型的作品務求飽滿欲破為美,此壺做來令人神清氣爽。

圖20、均玉壺
壺身做圓角方柱體。圓口,短坡頸,小圈足,橋形蓋鈕塑來大有古意。無論整體或局部造型皆可見方中寓圓之意,有如天地方圓,和協統一。

圖21、雙線竹鼓壺
以竹為題材,夸張變化成形,壺身塑成主干,竹節簡潔有致,中正沉穩。流、把化為新抽嫩枝,動勢內醞,生動有力。蓋上堆塑屈曲的竹枝為橋形鈕,鈕下貼塑竹葉紋飾。

圖22、小石瓢壺
壺身及蓋鈕呈三角形,壺式飽飽厚厚,蓋鈕則輕巧巧拱起如橋狀。直流延壺腹弧度斜向上伸,把則順壺肩平伸向下弓起,形狀非圓非方,前后相應妙趣橫生。造型雖簡,卻更能在質樸中見深厚。

圖23、云肩如意壺
造型簡煉有致,以細部雕琢刻劃加以變化。扁鼓身,直頸,管狀流微曲做蓄勁吞吐狀,環形把,下有三只鼎狀足。肩上堆塑云形圖案,壺口與蓋圈刻以仿古圖形,蓋鈕成蓮花微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