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產業不只是讓英國經濟得以復興,它在美國的紐約、加拿大的多倫多、德國的魯爾區和埃森市、日本的東京等國際化城市,都成為“點金術”。
據上海創意產業中心秘書長助理趙勇介紹,上海把創意產業作為一種經濟形式來抓,是2004年底。此前,這里已經無意識地形成了一批創意產業,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位于康泰路的田子坊,畫家陳逸飛在這里創建了他的工作室,并起到了明顯的帶動作用。此外,與田子坊相隔步行僅10余分鐘路程的8號橋也有了這種雛形。
在田子坊和8號橋等地的創意產業初期,政府沒有參與。2004年12月,當創意產業逐見成效時,上海市委宣傳部和經濟委員會共同主辦了一場“2004中國創意產業發展論壇”,正式提出了上海發展創意產業的理論觀念和發展導向,從而拉開了創意產業的發展序幕。2005年4月,上海市舉辦了“首批上海創意產業集聚區授牌儀式暨項目推介會”,為包括“田子坊”、“8號橋”、時尚產業園、“M50”等在內的18家集聚區進行授牌。從此,創意產業集聚區開始形成,這個新概念也得以推廣。
自2005年起,上海創意產業中心連續舉辦了3屆“上海創意產業周”活動,為當地的創意產業注入了巨大活力。就這樣,上海創意產業在政府的主導下迅速崛起了。上海官方對創意產業的統計為:2005年收入達1975.5億元,行業增加值為549.4億元,同比增長17.9%,占當年全市GDP的6%左右;2006年開發設計創意287.9億元,咨詢策劃創意182.7億元,建筑設計創意118.7億元,文化傳媒創意57.29億元,時尚消費創意27.98億元,增加值為674.6億元,同比增長18%,仍占當年全市GDP的6%。
據趙勇介紹,經過幾年的發展,上海市經委和統計局將創意產業發展重點確定為研發設計、建筑設計、文化傳媒、咨詢策劃和時尚消費5大類,涉及38個中類、55個小類。目前,全市已形成總面積為221萬平方米的75個創意產業園,基本覆蓋了整個行業。在創意產業的拉動下,園區房租高檔的可達到每天每平方米10元,低的也在1元以上,平均為2.78元。
創意產業帶來了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上海開始“愛”上了這一新興的產業,并將之寫進了“十一五”規劃:爭取到2010年,創意產業增加值達到全市GDP的10%以上。此外還立下了一個遠景目標:用10至15年的時間,把上海建成亞洲最有影響的創意產業中心之一,用20至25年的時間,使其成為全球最有影響的創意產業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