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有關陶瓷大師的議題十分搶眼,可謂是壁壘分明,有人提議取消評選,有人認為應該強化!
全國政協委員鄭祎:陶藝“大師”滿天飛,應徹底清理取消評選
全國政協委員、樂天陶社社長鄭祎在江西景德鎮工作生活多年,耳濡目染景德鎮多年來的陶瓷亂象,更對陶瓷領域滿天飛的各色“大師”評選深惡痛絕。
幾年前,她得知許愛民有意參評“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并四處公關,就曾向評選機構諫言反對。此次許愛民、馮林華被查,促使她繼續思考解決“大師”評選的“制度后遺癥”。
今年全國兩會,她將提交一份提案,建議取消中國陶瓷藝術領域的“大師”評選制度。
鄭祎梳理發現,數十年間,中國陶瓷藝術領域的“大師”制造熱潮風涌泛濫,評定陶瓷藝術領域“大師”的各級機構和名目達數十個之多,導致當下中國假冒偽劣的陶瓷藝術“大師”名頭高帽滿天飛。
鄭祎稱,特別是陶瓷藝術領域的“大師”評選,已淪為滋生貪污腐敗的溫床,圈內眾所周知的“笑話”。大量官員謀取陶瓷“大師”稱號,隱蔽性地進行“雅賄”性質的權錢交易。陶瓷“大師”稱號的“賄選”逐步公開化,出價從數十萬到百萬甚至千萬不等。
在提案中,鄭祎將“大師”亂象的板子打在了供需雙方:一方面是“準大師們”為了逐利欲自抬身價,一方面是部分行業協會自謀財路走上歪路,部分退至二三線的官員乃至退休官員在協會內進行延展性尋租。
鄭祎建議,中央政府制定政策和制度,徹底清理和取消當前中國文化藝術領域的各種“大師”稱號制度,尤其是陶瓷藝術領域的“大師”評選制度。她建議,官方退出“大師”評選,不再主辦類似活動,明確各級陶瓷行業協會只能組織會員入會評審,不許評定行業級別。
鄭祎認為,取消各類“大師”評選,可以改為陶瓷文化傳承人或專家稱號。政府只對傳統手工藝人及藝術工作者實施必要的保護與扶持,必須有總人數限制,嚴格要求評審的嚴肅性、公正性、透明性,不能一個草臺班子就能熱熱鬧鬧評選出“中國”、“中華”、“國際”樣式的真真假假陶瓷藝術“大師”。
周光真:陶瓷大師評選不應該取消應提高門檻
周光真是著名陶藝家、陶藝評論家、陶瓷文化國際交流策劃人。他認為,陶瓷藝術榮譽稱號評選不該取消,而應該提高門檻,限制人數,提升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評選的高度。
周光真說,關于"徹底清理取消評選"陶瓷藝術大師的提議,我原則上贊同鄭祎女士的觀點,并相信她闡述了大量事實。認同國內陶瓷行業大師泛濫現象是陶藝界的一大詬病。但是我認為,大師們魚龍混雜,需要"徹底清理",但是不應該"取消評選"。這樣做打擊面太廣,受傷害的人太多。
周光真說,我們陶藝界人士應該以嚴肅認真的態度,積極參與,打擊行賄受賄及其各種虛假的犯罪活動。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應該粗暴的否定所有大師評選的做法。
周光真說,我們都知道,國內陶藝界有兩大群體。一為陶瓷產區的工藝師,陶瓷大師群體。二為以高等院校師生為主體的學院派陶藝家群體。鄭女士所談的情況主要是指陶瓷產區的藝術家群體,特別是指景德鎮情況,或稱景德鎮現象。但是"大師"評定是全國的事情。"取消"也不能草率行事。這事如何執行? 一夜間所有"大師"證書全部作廢? 畢竟其中有不少還真是國家級的,含金量不低。其"善后工作"可能要比一紙文件或規定復雜太多了。
周光真說,不可否認,早期的大師評選是正確的,是成功的。亂象的出現是后來的事。如此重大的決策應該慎重。我們不應該高高在上,而應該深入群眾,到訪龍泉,宜興,佛山,淄博,淄博等不同陶瓷產區,拜訪各地的一些資深的陶藝界人士與前輩,聽取廣大陶瓷從業人員的聲音。各地陶瓷產區的廣大專業人士才是這場爭議的主角!
周光真說,我們應該看到: 全國陶瓷界的不少大師們為各地的傳統陶瓷工藝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是真正令人尊敬的陶瓷藝術界的前輩或中堅力量,我們絕不能讓這些對中國陶藝事業作出巨大貢獻者受到二度傷害。他們的貢獻是不應該抹殺的。社會應該對這些陶瓷藝術的貢獻者有所肯定。
周光真認為:
大師僅為一種榮譽稱號。大師評選應該與利益脫鉤,與行政級別脫鉤。豎立行業協會的公信力,規范化與社會認同,抑止或取締各種弄虛作假的行為。如何打擊任意復制造假是各行業的重要課題。
美國沒有大師評定,藝術界人士自生自滅。
日本有民間國寶。中國應該如何做? 中國陶瓷文化歷史與今天的產業規模都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周光真建議:
陶瓷行業的榮譽職稱評選不應該取消,我們不應該自廢武功。相反,我們應該將類似的榮譽稱號提升到某種高度,如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的一種高端評選。我們需要提高門檻,限制人數。評選活動應該真正體現某行業的少數頂尖人物。
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陶瓷藝術類,目前中國僅龍泉一地獲得殊榮。我覺得至少可以有多個陶瓷窯口有希望入選。而傳統陶瓷窯口的這些大師們就是我們的中梁抵柱!
譬如,這項評選的榮譽稱號為"國寶級陶瓷藝術大師"(將普及版大師稱號可以繼續保留。同時另起爐灶設立最高級別稱號,名稱待擬):
每一陶瓷窯口或產區限制5至8人。而且每人都必須有各自的頂尖絕活。各項技能只選一人,沒有重復。
由具有公信力的專業協會/社團/評委會主導這一評選活動。同時,如何防止被無限復制才是關鍵。
評委會應謝絕任何禮物,謝絕超標接待,接受監督。整個評選過程力求干凈,透明,公正。
評委會應赴實地考察,綜合評估。而非住在遙遠高級賓館里閱讀申請資料。
深入了解當地的陶瓷歷史與現狀,觀察當地的風土人情,在現場觀摩他們的制作過程與工藝特點,以及藝術家的貢獻。
這些當選的專家人才應該是我們的國寶!需要大力宣傳!
我們需要國際視野。陶瓷文化是中國最重要的文化標志與軟實力。為了弘揚中國的陶瓷歷史與文化,為了提升中國陶瓷文化的國際地位,我們需要以各種方式介入世界陶瓷藝術的大舞臺,重振中華民族陶瓷文化的輝煌。
行業協會相關人士高山:贊賞周光真觀點
高山是某國家級協會相關負責人,他說,贊賞周光真的觀點!
高山說,大師評選的真實情況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的評選均有嚴格的評選標準和規則,評委也權威,問題在于有些組織者在過種沒有完全按規則辦,也沒有完全遵重專家的意見。
高山說,我們應該看到通過大師評選,對推動中國陶瓷文,陶瓷藝術創新所發揮巨大作用!
高山認為,鄭祎不是大師,但她融入了景德鎮大師圏,受到大師品牌和市場價值的雙重壓力!她的作品有自己的個性,但在景德鎮無法融入主?!黨和囯家倡導的百家爭嗚,百花齊放在當今中國陶瓷文化藝術界得到充分體現!
值得警示的是,要高度關注中國陶瓷文化的安全,堅持中國文化元素的主流!現在中國陶瓷"三類大師及作品對繁榮文化市場繁榮,推動行業創新潛力,無疑是引領中國陶瓷藝術術的主力軍,獲市場的認可。嚴肅大師評選規則,提升評選標準,加強評選紀律,清理淘汰不合格的大師,是今后塑造"中國大師品牌"的關鍵!
高山說,鄭袆提案是否能代表行業和民意值得商榷,中國大師評選若能做到與國家院士評選一樣,才是中國陶瓷文化藝術復蘇和立于引領世界陶瓷主流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