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瓷網訊)今天上午,故宮建院90周年——“宋代五大名窯科學技術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福宮召開,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朱文立應邀參加了討論會,并在會上發表講話。




朱文立大師就“汝瓷、柴瓷,天青釉的奧秘”與參加研討會的國內外專家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會議討論間隙,朱文立大師與耿寶昌先生、朱清時院士以及呂成龍老師共同探討、研究汝瓷和柴瓷標本。






慶祝故宮博物院90周年華誕,由故宮博物院主辦的“清淡含蓄——故宮博物院汝窯瓷器展”。
汝瓷以“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燒釉滿足”聞名于天下,它是我國宋代“鈞、汝、官、定、哥”五大名瓷之首。其為宮廷燒造瓷器的時間在北宋晚期,燒造年限大概只有20年。由于燒造時間短且燒成難度大,汝窯瓷器在南宋時就已有“近尤難得”之說,流傳至今的產品數量非常有限。據故宮博物院最新統計,傳世北宋汝窯瓷器不足百件。因此,汝窯瓷器以傳世稀少和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而備受世人青睞。
汝窯在短短二十年間從鼎盛走向滅亡,它就像中國制瓷歷史里一朵凄艷的曇花,短短一現卻給后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追尋著汝瓷的身影,幾代人都在努力仿制,但均未成功。在匠人們“造天青釉難,難于上青天”的慨嘆中,汝瓷似乎被永遠留在了歷史長河中,沉睡不醒。
1987年4月,汝瓷終于在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朱文立的手里重生。這位被譽為“青瓷第一人”的汝瓷大師,在經歷了上千次的試驗之后,終于使“青如天、面如玉”的天青瓷重現世間!

中國瓷網總經理朱東明與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朱文立
朱文立,1946年出生于河南汝州,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瓷燒制技藝)傳承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河南省分會理事、中國科技考古學會理事、綠寶石藝術陶瓷館陶瓷藝術顧問。
朱文立大師自1976年以來,一直從事汝瓷研制工作。1987年研制成功了汝窯天青釉,1988年6月通過了輕工部鑒定,填補了我國“汝窯”這項空白,使斷代幾百年的汝官瓷再現于世,并載入《1990年中國技術成果大全》;1993年主試完成了省科委下達的“寶豐清涼寺汝官瓷的仿制”攻關項目,并通過了省科委的鑒定。1994年榮獲“聯合國技術信息促進系統”頒發的“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1998年8月獲“首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被平頂山市委、市政府授予“平頂山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古陶瓷科學技術討論會”,發表論文120余篇,被譽為“青瓷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