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中國“紅官窯”、“世界釉下五彩陶瓷之都”的湖南醴陵市欲打造產值千億元人民幣的陶瓷產業群。
規劃提出,到2017年要力爭實現電瓷電器250億元、新型陶瓷150億元、日用陶瓷150億元、工藝陶瓷50億元、建筑衛生陶瓷100億元、陶瓷裝備制造業150億元、陶瓷輔助產業150億元,其中日用陶瓷、電瓷電器的國際市場占有額分別要達到20%和15%。
東漢初置縣、古有“吳楚咽喉”之稱的“瓷城”湖南醴陵市已有1900多年的制陶史,業內評價其陶瓷為“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1909至1915年間,醴陵陶瓷相繼在武漢勸業會、南洋賽會、意大利都郎博覽會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分獲一等金獎、一等金獎、最優獎和優獎金牌。
目前,醴陵陶瓷產業已發展為日用瓷、工業瓷、電瓷、建筑瓷、特種工業瓷5大系列4000余個品種,出口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應對日本、意大利等發達國家陶瓷產業向外轉移和逐步開發新瓷材料等形勢,醴陵市每年投入1億元研發基金,投資建設湖南醴陵陶瓷產業園,力爭實現由傳統陶瓷產業為主向新型陶瓷、電瓷電器為核心的戰略性產業轉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構建醴陵陶瓷產業在全球市場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