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700年的窯火燒造出了蜚聲中外的景德鎮陶瓷,盛名之下,抄襲、侵權現象屢屢發生。為此,4年前,景德鎮版權局選擇在雕塑瓷廠試點,開設了全市第一家陶瓷版權服務站。景德鎮市經過探索,走出了一條獨具地方特色的版權保護之路。
陶瓷工人現場描繪瓷具
2012年5月,景德鎮國際陶瓷藝術創意中心正式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的批準,成為全國14個版權示范單位、園區(基地)之一,這也是江西省惟一一個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版權產業基地。
景市版權登記量占全省一半以上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遠長從業40余年,在他的眾多作品中,上世紀80年代所創作的“哈哈羅漢”成為了被仿制和侵權最厲害的作品,每次說到盜版侵權,劉老直嘆息:“抄襲、仿冒之風要不得,如果什么都依靠抄襲模仿,那就不是作品了,而是"中國制造"。”
自2005年起,景德鎮市版權局專門成立了版權登記辦公室和版權稽查執法支隊,負責全市的版權尤其是陶瓷版權工作,并對所有登記作品拍照存檔,征得著作權人同意后在網上公示。由于建立了陶瓷知識版權申報登記的長效機制,該市每年版權登記量占到全省版權登記總量的50%以上。
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李雪海表示,目前景德鎮陶瓷版權保護工作邁出了第一步,而未來,他們還將逐步實現陶瓷版權保護工作的全覆蓋。
“三審合一”模式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在全省的版權登記總量中,景德鎮市占到了半壁江山,因版權問題而釀出的糾紛矛盾屢見不鮮。該市的特色催生了景德鎮市中院知識產權庭的誕生。2002年,該院獲得最高法院專利案件管轄權,成為了全省非省會城市中首個具有專利審判權的中級法院。
10年來,市中院在全市組織了8次較大規模的訴訟保全強制措施,有力地對侵權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和制裁。7月10日,記者獲悉,市中院已向最高法院正式申報“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刑事案件”由知識產權庭統一審理的“三審合一”試點模式。
景德鎮市中院副院長張國安表示,“三審合一”試點申報體現了景德鎮市在版權保護方面的力度與決心:“一旦三審合一批復,必將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提高效率和質量。”除了從法律體系健全版權保護外,景德鎮市還積極開展版權保護“進企業,進市場,進展會”的三進活動,在陶瓷市場,版權創意園區,陶瓷博覽會等重點場所設立版權工作站、服務點,實行零距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