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被譽為"北方瓷都"、" 中國陶瓷名城",但份量最重的當屬“淄博陶瓷,當代國窯”這一地域品牌。誰能擔當這一榮耀的代表?
走進山東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展廳,代表淄博陶瓷最高藝術水平和發展成就的各類陶瓷制品美輪美奐、氣派非凡,讓人大開眼界。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生動直觀地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令人驕傲的是,在顯著位置擺放著選入中南海等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專用瓷器——“紫 光”蓋杯、 “方壺”; 釣魚臺國賓館使用的國宴用瓷——“中華龍”;全國人大、政協等國家機關接待貴賓的專用瓷器——“紫光杯”。我們硅苑科技生產的高石英瓷先后進入中南海紫光閣、中央軍委和釣魚臺國賓館等黨和國家機關辦公和接待場所,硅苑的產品已進入國家用瓷行列。2009年硅苑科技成為第一批授權使用“淄博陶瓷 當代國窯”這一地域品牌的企業,進一步確立了硅苑科技作為“淄博陶瓷,當代國窯”的龍頭地位,在“瞄準世界先進標準,做中國最好的陶瓷”的征程上,又邁出 了堅實的一步。山東硅苑負責人自豪地說。
結緣“國瓷”26年
過去,坊間有“官窯”之說,是指專為皇宮、皇室生產瓷器的窯口,代表著制瓷業的最高水平。而今,作為制瓷業的后起之秀,硅苑陶瓷憑著 “原創新國瓷”實力與國瓷結緣,以全新的理念將“官窯”演繹為“國窯”。 從1984年硅苑高石英瓷蓋杯代表淄博陶瓷首次進入中南海紫光閣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用瓷,26年來硅苑科技制造的高石英瓷系列茶餐具始終處于接待用瓷的最高端,充分展示了“原創新國瓷”的份量和優勢。工作人員指著專門為黨和國家領導機關設計制作的高石英瓷蓋杯告訴記者:“高石英瓷是我們中國人獨有的瓷種, 瓷杯的外形設計26年來幾乎沒有改變,但人們絲毫不覺得它老氣過時,相反卻有著難以言述的中華之美”。
2007年12月黨的十七大閉幕后,應國家有關部門要求,硅苑科技繼續為新一屆中央領導制作專用瓷器,這是繼為十五屆、十六屆中央領導創作"中華龍" 專用瓷器后,連續為三屆中央領導生產專用瓷器。2010年5月,硅苑科技一次性交付中央某重要機構接待中心5萬件全套高石英瓷茶餐具。這也是全國各大陶瓷產區一次性供給國家領導機關接待用瓷最大的一筆訂單。
弘揚中華陶瓷文化
眾所周知,龍在中華文化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硅苑科技通過陶瓷的獨特魅力來彰顯中華文化,使陶瓷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厚重,中國文化元素實現了創新式提煉升華。硅苑科技董事長殷書建說:“華麗祥瑞、頗具宮廷氣派的中華龍國宴用瓷專為釣魚臺國賓館建館40周年而創作設計,后來又陸續成為國家禮瓷贈送外國元首,中華龍國宴用瓷10年長盛不衰,凸顯了中華文化的張力和中國陶瓷的魅力。”
有專家評論說,中華龍蓋杯表現的龍形象動感很強,但并不兇猛,呈現了一種活力和正面的形象。龍的形象均采用側面飛龍的姿態,體態強勁有力,栩栩如生。精美絕倫的“中華龍國宴用瓷”更是體現了中華文化之美的整體塑造和升華。 它外觀設計采用了日用瓷設計極少采用的手工雕塑,造型古樸大方,耳把、蓋頂為栩栩如生的圓雕龍,裝飾工藝采用國際最先進的高溫快燒釉中彩技法,彩飾以象征富貴祥和的明黃色為背景,青花色的海水、云龍和草龍花邊采用手工繪制,色彩斑斕、雍容華貴,涵蓋了龍文化和陶瓷文化,彰顯了古代皇家氣派。
1999年9月,硅苑科技為釣魚臺國賓館制作了專門用來接待來訪的外國元首和政要的“中華龍”國宴用瓷;2008年,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夫人一次訂購了9萬美元“中華龍”產品作為收藏品;2009年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以個人名義訂購了“中華龍”產品。“中華龍”系列國宴用瓷還曾先后多次在中法、中、俄等文化交流活動中亮相,在香港回歸10周年盛大慶典中受到世人關注。2002年淄博首屆瓷器專場拍賣會上,“中華龍”國宴用瓷作為惟一的現代瓷器參加競拍,5件套瓷器以13萬元成交,在收藏界掀起熱潮。
開創現代陶瓷未來
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際上擁有最強高新技術陶瓷的國家當屬美、日兩國,中國還處于相對落后的位置。硅苑科技董事長、總經理殷書建表示,陶瓷業未來應該走高新技術陶瓷的發展之路,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生產日用陶瓷方面。硅苑科技應該勇敢地肩負起振興高新技術陶瓷這個歷史使命,開創現代陶瓷未來。
70年代末,硅苑科技在日用瓷領域先后研制出五種新材質,被譽為"五朵金花"。除魯光瓷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外,其他四種瓷質均獲得了國家發明獎。以成為《高石英瓷器》國家標準起草單位為標志,硅苑科技在日用陶瓷領域有了更多的國際話語權。為了“當代國窯”的薪火更旺,不斷燒出更具有時代特色的當代國瓷, 硅苑人始終把創新作為企業的使命和生命,公司每年拿出10%的銷售收入作為科研經費。不斷的自主創新,使硅苑科技在更廣泛的陶瓷領域實現了突破,高技術陶瓷已占據了公司的半壁江山。
作為現代造紙工藝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濕網成型對產品的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卻消耗了造紙過程中近半數的電力。西方某些國家發明了全陶瓷脫水成型部件,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卻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多年來,國內企業造紙設備中的脫水部件仍以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為主,而導致我國造紙行業在國際中處于劣勢。
硅苑科技下決心攻克這一難題,打破國外壟斷,為民族工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漫漫研發路,何其艱辛。他們瞄準世界最高水平,終于開發出具有自主產權和明顯節能效果的產品——高效節能型高速紙機微晶陶瓷脫水部件,產品的價格僅為國外同類產品的1/4。
此項高技術陶瓷材料應用到造紙設備后,不僅顯著延長了造紙機用陶瓷脫水耐磨部件的使用壽命,節電30%,減少污水排放,提高成紙質量,而且徹底解決了目前國內造紙機用高檔耐磨陶瓷脫水部件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據硅苑科技工程技術人員介紹,按每年為企業改造100臺造紙機計算,此項技術每年可為國家節能價值6400萬元,因延長工作時間和提高成紙率,可增加產值7億多元人民幣,除滿足國內市場外,還出口到澳大利亞、美國、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國家。(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