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往昔的輝煌里
在2011年“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時,記者走迸龍珠閣內的官窯博物館,被館內陳列的各個朝代的器物深深吸引。這些在御窯遺址出土的瓷片、窯具、窯磚,在靜靜地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記者來到“十大瓷廠”陶瓷博物館,看到館內陳列著見證了新中國計劃經濟年代出產的各類瓷器—一瓶、杯、碗、碟,或以粉彩裝飾、或以青花點綴。“十大瓷廠”陶瓷博物館以建國初期至-避紀90年代中期的景德鑲陶瓷菊脧藏、研究烏展示對象,為人們保留著郝鬢礁忘的歲月和歷史的記憶。一位老陶瓷工人對記者說:“十大瓷廠”用柴窯和煤窯燒造出行銷天下的日用陶瓷和承古創新的藝術陶瓷,雖然現在“十大瓷廠”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那負載著當代瓷工光榮和夢想的精美瓷器,依然風光無限地展示著景德鎮陶瓷的獨特魅力。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我市各個陶瓷博物館各有特色:景德鎮精益齋陶瓷博物館以收藏、研究與展示“紅色官窯”著稱,景德鎮皇窯陶瓷藝術博物館、景德鎮御窯文化藝術博物館則再現了古代手工制瓷工藝流程,展示了頂級陶瓷的藝術風采。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資料陳列館副主任白光華對記者說:博物館的每件藏品都有故事。明宣德朝制作的青花蟋蟀罐,反映了當時皇帝喜歡玩蟋蟀的時風,于是,御窯廠官員以龍、鳳、纏枝紋飾畫入瓷中。專制青花瓷蟋蟀罐,獻給皇帝御用。首都博物館收藏的青花圓桌面,真實地反映出了明代以御窯廠為中心的景德鎮街景。東門頭、南門頭、程家巷,在圓桌面上有具體描繪。這件珍貴器物,對于研究明代景德鎮制瓷業功不可沒。
行走在各個博物館麓間,記者仿如走進了千年一夢遙的藝術天地里。
呵護好瓷都的精氣神
我市將怎樣保護好珍稀的文化遺產呢?市文廣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市文物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強銘文物保護、文物安全、文物執法、文物考古發掘、文物宣傳和交流工作。大力發展民辦博物館,設立官窯博物館、民俗博物館、民窯博物館。重點抓好“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建設。完善全市博物館體系,努力形成國宥博物館和民辦博物館融合發展的互動局面,壘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去達到全面展示陶瓷文化的目的。
據悉,我市還將深入開展御窯遺址考古發掘和研究,積極推進“景德鎮御窯遺址博物館”建設,在逐步擴大遺址及周邊歷史街區開放范圍的基礎上,將“景德鎮陶瓷民俗博物館”、“景德鎮民窯博物館”、“景德鎮陶瓷館”、“景德鎮官窯博物館”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全方位、深層次展示景德鎮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的—尊物館體系。
據了解,為了保護博物館藏品,我市的民窯博物館、景德鎮陶瓷館千年陶瓷珍品、樂平市博物館戲臺文化、浮梁縣博物館歷史文化展示,相繼完成了陳列展示提升方案。景德鎮陶瓷館進行了安防設施改造,建成了心的監控室,在重點要害部位安裝了紅外報警器和110報警系統,使重點部位視頻覆蓋面達100%,全館覆蓋面達90%0而民窯博物館完成了野外保護區圍墻工程、文物庫房工程、安防監控工程,進一步提升了安防質量。浮梁博物館文物庫房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快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