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淄博陶瓷文化展覽會”在英國薩里郡沃克金區的隆重舉辦,在薩里郡及其周邊地區引起熱烈反響,這其中最興奮的當然是旅居英國的華僑群體。沃克金區有一個叫“華人協會”的社團組織,他們最先提出在展覽舉辦地 —— 藍特寶展覽館舉辦“中國日”活動的建議,要借助淄博陶瓷展覽會成功舉辦的有力時機,在擴大宣傳、制造影響上再造聲勢,該建議得到了藍特寶展覽館的大力支持,“中國日”活動在十月二十九日(禮拜六)隆重舉行。

“中國日”的文藝演出國際化的中國味十足
“中國日”活動雖是臨時決定,但“華人協會”還是準備了十幾個精彩的文藝節目。首先上場的是太極拳表演,一位來自山東日照的名叫張守省的先生帶隊,也有幾名英國人參加的太極表演有招有式,受到了熱烈歡迎。隨后的舞獅表演在鑼鼓聲中登場亮相,是典型的華人慶典式節目,舞獅者是華人青年,但鑼鼓隊卻是當地英國人組成,國際化程度很高。歌舞表演是純粹的中國節目,音樂都是熟悉的中國曲目,四位表演者都是華人學校的老師,領舞的張勤敏女士曾是國內專業演員,目前在英國薩里大學擔任助教。他們的道具準備充分,節目之間還要更換服裝。最后的中國武術表演最為熱烈,三名中國兒童與一名英國兒童先后表演了拳術、棍術以及對抗,站在一旁的一位身著中國傳統武術服裝英國人做場外指導,關鍵時刻還上去表演幾下,雖然專業水準與國內的武術表演相差很大,但娛樂性很強,氣氛熱烈、掌聲不斷。主持人是一名香港籍的女士,個頭不高,語言幽默,表演結束后,她介紹說表演節目中的太極拳水平最高,因為過去的指導老師名叫白麗娟,來自中國江蘇,曾是中國國家隊隊員,只是現在不能來了,現在的老師張守省先生水平也很高,在當地一家醫院當醫生助理,很敬業。舞獅節目是他們的傳統節目,也是最受歡迎的。節目雖然不多,但卻是在上午和下午表演了兩場。

“中國日”比英國的“春節”還要熱鬧
“中國日”活動現場不僅僅華僑來得多,趕來湊熱鬧的英國人還是占了多數,見到中國人就用漢語說“你好”。很是自豪的“華人協會”會長張筑耀先生說:“把‘中國日’活動當做中華民族的‘春節’來辦,越熱鬧越好,協會的二百多名會員都很樂意支持,今天大多數是全家出動,也為你們的展覽擴大影響造勢,沒有想到的是還來了不少英國朋友,比過去慶祝“春節”就更熱鬧了。

伯恩茅斯市區議員庫珀先生夫婦在展廳留影
張會長還介紹說:“沃克金的‘華人協會’在英國非常有名,雖然當地的華人在英國不是最多的,但層次都很高,他們各自都有固定的工作和事業,協會的組織紀律性很強,各種活動開展的效果好。”他們的最自豪的是協會辦有自己的實體 — 漢語學校,招收了二百多名學生學習漢語,其中百分之十是英國子第。漢語學校較好地解決了華人后代學習漢語的難題,每周只有周六上課,全年收取100英鎊學費,老師及校長都由華人義工擔當。張會長表示:“淄博陶瓷文化展覽會在沃克金區的成功舉辦,并且大獲好評,展覽不僅展示了中國的古老文明,更展示了當代中國的欣欣向榮,我們都感到自豪和開心,我們愿意盡全力協助你們,把展覽做的更好,讓更多的英國人了解中國,了解淄博陶瓷。”


“蘿卜”一家戀戀不舍的早退
“蘿卜”是一名叫羅賓的英國人的中國名字,他的夫人叫王丹,是中國人,有一個三歲的男孩,他的中國岳母也來英國為他們帶孩子,他們是一家四口來參加活動的。提起這家人,我們的工作人員都深感親切,他們隔三差五就到展覽館來,問我們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王丹更是所有大活動都參加,協助我們翻譯,與當地人交流,她的母親更是細致的教我們什么時間、去什么地方去購物,才能物美價廉,并多次來到我們的住處指點我們做飯,是我們最先熟悉的一家人。“蘿卜”先生今天是以“華人協會”會員家屬的身份來參加活動的,一到活動現場,就給我們介紹了好幾個與他身份一致的華人的家屬給我們認識,用他不怎么熟練的漢語向我們表達他的熱情與興奮。他的夫人王丹是一名中國留學生,后來在當地參加工作,“蘿卜”先生做IT產業,是一家美國公司的英國代理,王丹已經考取了英國當地的會計師資格證書,身兼幾家公司的財務工作,他們一家是在當地收入較高的,有房有車。一家人呆了一個多小時,因為孩子不舒服不得不提早離開,戀戀不舍的與我們握手道別。

“這是我在英國見到的最熱鬧的華人聚會”
——來自倫敦的張磊律師如此評價“中國日”
張磊先生是倫敦的一位律師,來自山東文登,到英國已經九年了,今天是從網上看到消息,坐火車趕來湊熱鬧的,他不停的夸我們活動組織的好、展覽水平高,慶祝活動熱烈有氣勢。當他知道這些慶祝活動是華人協會自發組織的,又問我們市如何委托華人協會的,甚至有點不相信,他說在倫敦的華人雖然多,但很分散,組織起來不容易。
張磊律師參加了一天的活動,不停的說他在英國九年,這是他見到的最熱鬧的華人聚會,很開心。并在臨走前關切地告訴我們,有需要幫助的他會盡力,盡一個山東老鄉的情誼。

還接到了一個“道歉”電話
香港的黃先生,前幾天曾三次來到展館參觀,是一位非常熱心的華僑,曾與我們約會要參加今天活動的,直到下午才接通他的電話,開口就說非常抱歉,不能來參加活動了,他利用今天禮拜六的時間,在倫敦與在倫敦工作的兒子一起約請了幾位做陶瓷貿易的華人聚會,向他們介紹我們的展覽及展品情況。他說是一方面要幫他的華人朋友尋找與我們合作的機會,另外也幫我們利用華人優勢開辟英國市場。明天,就是禮拜下下午,他會再到展館,向我們介紹會談情況。聽了老先生的電話,我們工作人員又是好一陣的感動。

這位英國人非常喜歡淄博的刻瓷藝術,
一次購買了呂峰大師的四件作品,并強烈要求和呂峰大師合影留念。
一頓午餐又省了
中方工作人員來到英國之后,一大不適應就是午餐問題。按照英國工作人員的習慣,是早上10點才上班,中午沒有午餐時間,只是喝杯咖啡,吃幾片點心而已,他們的工作不停下,我們的工作人員也難以抽時間回去做飯,所以來到英國之后,經常忍受不吃午飯的煎熬。今天的“中國日”活動,每位工作人員的周圍都圍了一圈人在交談,交流不再需要翻譯了,交談更加順暢了,“漢語”成了“中國日”的主旋律。
人員散盡已是下午5點,一頓午餐又節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