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成都舉行的世界斯諾克國際錦標賽上,世界頂級選手特魯姆普手捧獎杯向全場致意時,全球觀眾看到的是首次使用浙江龍泉哥窯青瓷為材料制作的冠軍獎杯。從宋元至當代,跨越千年,龍泉青瓷經歷了一個從鼎盛、消失、蘇醒,到發展、復興的歷程,龍泉青瓷的千年窯火,在當代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一進入宋代,生產青瓷的中心就轉到浙江省龍泉,龍泉瓷器的青色,清澈如秋高氣爽的天空,亦如寧靜的深海,龍泉青瓷以其精湛的品質獨步于世界。
龍泉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以生產青瓷著稱,龐大古代窯址支撐起了著名的龍泉窯。據考證,青瓷的誕生始于漢代,瓷器質量以浙江的越窯為最好。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浙江麗水地區陸續發掘一批三國兩晉時期的古墓,墓內出土的瓷器與越窯瓷器略有差別,被推測為龍泉窯早期的產品,龍泉青瓷源于五代越窯“秘色瓷”的歷史由此向前推進了600多年。
宋元之際,龍泉弟窯青瓷的燒制進入鼎盛時期,經過歷代窯工的智慧和技巧,這里燒制出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青瓷,青瓷“絢爛之極,復歸平淡”的審美境界正符合宋代美學思想,客觀上也促進了宋代青瓷的發展。南宋時龍泉燒制出晶瑩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更是讓龍泉青瓷的發展達到頂峰,前后輝煌了數百年。除此以外,青瓷在世界范圍內都受到瓷器愛好者的喜愛。
然而,到了明中后期,隨著皇室品位的改變,龍泉青瓷逐步走向衰落,到20世紀初,龍泉青瓷窯火幾乎完全熄滅,曾經窯火通明的窯址群已荒廢為一片荒丘,只留下遍地的碎瓷片。
1957年,周恩來總理作出了“要恢復祖國歷史名窯生產,尤其要恢復龍泉窯和汝窯生產”的指示。從此,龍泉青瓷踏上了復興之路,由8位專家組成仿古小組,在1958年春天點燃了恢復龍泉青瓷的第一爐窯火。
改革開放以來,龍泉青瓷不僅得以恢復,并得到歷史性的復興。2006年,龍泉青瓷燒制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9月30日,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成為迄今為止陶瓷類唯一一個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陶瓷技藝。在這兩次具有歷史意義的促動之下,當代龍泉青瓷迎來了黃金發展階段。
2013年,龍泉青瓷全年產值超過12億元,而且以年均22%的量增長。當代龍泉青瓷展開有力的探索,不僅在燒制技藝方面有所發展,在藝術創造上更是結合當代審美趣味,具有當下文化特征,風貌更富有時代感,創造出當代的青瓷,這是其取得成績的關鍵。
浙江省龍泉市青瓷行業協會會長徐定昌,從1973年開始就致力于龍泉青瓷制作,他將2000年后至今視為當代龍泉青瓷發展的黃金階段,是又一高峰。
“近5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龍泉青瓷推陳出新,在科技研究、藝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全面進步,迎來宋代以來青瓷發展的又一個高峰期。”徐定昌表示。
以申報非遺成功為契機,龍泉青瓷業得到了迅猛地發展。“2009年之后,龍泉青瓷得以飛速發展,無論是從業人員、生產量還是市場需求,都逐步擴大了。”徐定昌介紹,龍泉是一個小城市,總人口不足30萬,2009年前,龍泉青瓷企業數是126家,從業人員6000余人,到2013年,青瓷企業已超過700家,從業人員更是超過1萬人。而且,平均每1000個龍泉人就有一位工藝美術師,其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4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5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6位。2009年,龍泉青瓷行業生產總值為3.2億元,2010年青瓷產值達6.3億元,到2012年,青瓷行業生產總值達到11億元,并以年均22%的增幅增長。預計到“十二五”末期,青瓷行業的產值將達到38億元。
當代龍泉青瓷不僅繼承傳統青瓷藝術,而且在材料創新、釉色、設計、造型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工藝和技術都在提高,不斷有當代的審美融入,將自然、典雅的龍泉青瓷藝術推向了更高境界。徐定昌表示,當代龍泉青瓷工藝技術和造型題材的不斷創新,使當代龍泉青瓷更富有觀賞性,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和收藏價值。
徐定昌表示,在有些方面,當代龍泉青瓷已超越古代。首先,在材料方面,“過去的原材料沒有當代這么細膩,當代青瓷在原材料和釉色的處理方面都勝于過去,燒制出的當代青瓷更細膩、溫潤,更近似于玉質,改變了瓷器的整個面貌。”從燒制方面來說,過去柴窯燒制溫度不均勻,現在用液化氣爐燒制,受熱均勻,能精確達到燒制溫度和要求。此外,青瓷的造型和器型也在不斷變化,更符合當代人的需求和使用。“龍泉青瓷已經進入又一個巔峰期,無論是科技水平、藝術水準、工藝能力還是創新理念,較之古代都具備了更加完美的基礎,甚至個別領域已經大大超越了古人。”他說。
青瓷發展秉承以史為根、以德為先、以藝為魂、以質為重的理念。龍泉青瓷雖然發展較晚,但其規范化的運作,已使得龍泉青瓷成為幾大名窯中恢復得較好的。
徐定昌介紹,龍泉青瓷已走向全面復興之路。整個青瓷產業注重分級式的發展:一方面大力發展大眾消費市場,以高品質的生活產品滿足消費者的日常需要,價格不高,但品種眾多。另一方面是發展高端工藝品收藏市場,主要為了滿足當代人工藝品收藏與投資需求,讓青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此外,龍泉青瓷還與紹興老酒、洋河酒、四特酒、五糧液、牛欄山、茅臺等名酒品牌合作,大量為其提供精品瓷器酒瓶。“出現專門大量生產餐具、茶具的專業化大型企業,產量不斷增加,市場越來越成熟。高端藝術品、大眾化的生活消費品、包裝類的批量化的產品各占青瓷的30%。”
經過幾代人50多年的努力,現代龍泉青瓷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成功研究出紫銅色釉、高溫黑色釉、虎斑色釉等釉色。在裝飾工藝上,開發出青瓷薄胎、青瓷玲瓏、青瓷釉下彩、哥弟窯結合等形式。千年古瓷重新煥發光彩,將青瓷的燒造質量和品種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且,具有創造性的龍泉青瓷從拉坯到燒成,都是純手工制作,且是個人單獨完成,就配方而言,人各一方,具有很強的個性化,是創造性的藝術品。涌現出了徐朝興、毛正聰、夏侯文、張紹斌4位國家級青瓷大師和9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
現在世界各著名的歷史博物館大都有龍泉青瓷陳列專柜,許多收藏家、鑒賞家更是對龍泉青瓷情有獨鐘。在法國巴黎的吉美博物館,珍藏的中國古代陶瓷數量多達1.2萬余件,其中,龍泉青瓷占據大多數。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皮宮收藏的龍泉窯青瓷精品有1300件之多。故宮博物院為龍泉窯瓷器收藏重鎮,藏品多達800余件。而隨著當代龍泉青瓷技術和藝術水準的不斷提升,尤其在列入世界級非遺名錄之后,當代龍泉青瓷被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等機構陳列和收藏,受到博物館機構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