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Ⅰ號”撈出“戒指”
今天起發掘清理2號艙,文物出水方式棄用吊籃改為周轉箱加配重
“南澳Ⅰ號”出水類似戒指的金屬物
羊城晚報記者今天獲悉,“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昨天已完成“南澳Ⅰ號”1號艙全部文物的清理,今天起開始對2號艙進行發掘清理。
據“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隊長崔勇介紹,至目前,“南澳Ⅰ號”發掘出的瓷器有十多個品種。他們在水下考古時還發現沉船有可能存在植物種子之類的東西,但還須進一步確認。考古隊員昨天對1號艙的文物進行了最后的發掘清理,發現一件類似戒指的金屬物,另有銅料、鐵器等。
連日來,南澳海面風大浪高,給“南澳Ⅰ號”的水下考古發掘工作帶來影響。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孫鍵介紹:“‘南澳Ⅰ號’文物發掘出水的方式將有所改變,原來用的是吊籃,在水里晃動得非常大,有些文物會散落出去,現在準備用周轉箱加上配重,把文物放在周轉箱里,在上面蒙上網或蒙布,再把它吊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