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黟縣文化部門在該縣西武鄉等地發現大量保存非常完整的彩繪壁畫。這些繪制在古民居天花板及廂房中的各類壁畫,歷經數百年仍色彩艷麗、栩栩如生,其工藝水準可以和“敦煌壁畫”相媲美。
據了解,黟縣此前也曾發現過少量的古民居彩繪壁畫,并成功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加以嚴格保護,但這些壁畫篇幅較小、畫面內容簡單。此次發現的彩繪壁畫大多采用“工筆寫意”方式繪制而成,畫面布局合理,技藝精湛。壁畫內容以明清時期徽商的生活經歷、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為主,所繪八仙、童子、花卉、飛禽走獸等栩栩如生。記者看到,有的壁畫有上百個人物,均惟妙惟肖。
黟縣文化部門負責人稱,這些彩繪壁畫大多繪制于100多年前,是使用當地產的礦物質、植物染料繪制而成的,至今仍色彩艷麗,令人叫絕。因為這些壁畫大多處于民居內比較隱蔽的位置,比如廂房、閣樓等私人領地,所以能大量完整地保存至今。黃山市文物部門表示,這些精美壁畫是當年徽商財力、文化修養和儒學思想的集中反映,也是畫工藝術修養的集中展示,堪稱徽州古民居中的 “敦煌壁畫”。
據了解,黟縣文化部門正對這些彩繪壁畫進行普查和檔案登記,對在世的老藝人登記造冊,培養傳承人才。目前,該縣正著手將這種彩繪壁畫藝術申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