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明形成起點推前500年
昨天,記者從首都博物館了解到,7月29日至10月10日,首都博物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將共同推出大型考古展,展出考古所60年的重大成果。其中70%的內容為首次向公眾展出。將展出的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的考古成果表明,中華文明形成起點可從現在的公元前3700年左右推前500年,到公元前4200年左右。
本次展覽內容以專題的形式進行表現,共分為18個部分,通過展出1萬年前的栽培稻,8000年前的粟和黍,家豬的“祖先”等上百項中國考古之“最”,展現了農業起源、史前聚落等學術熱點問題的研究成果。展品涉及全國32個省市的出土文物和一系列重點發掘項目。其中包括60多處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遺址與大型墓葬等考古發掘出土的400多件珍貴文物。
首都博物館負責人姚安表示,為了使展覽通俗易懂,博物館在展覽的形式上運用了大量的圖片、沙盤玻璃鋼模型、多媒體觸摸屏演示、影視錄像等多種方式。展覽期間,首博設計了針對不同觀眾類型的學術報告會與科普講座。屆時將邀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教授對時下熱點考古問題進行剖析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