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五千年文明曾遭質疑
古老而悠久的中華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國”中是唯一持續發展,沒有中斷的文明。然而對于中國人自譽擁有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卻遭到很多學者特別是國外學者的種種質疑。僅靠諸如《史記》等歷史文獻的簡略記載來描繪中國的歷史發展脈絡遠遠不夠,于是由西方傳入中國的考古學被寄予厚望。為了探索文明之源,中國社科院考古學研究所60年來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次展覽中展出的陶寺遺址文物已將中華文明之源推至距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
-展覽亮點
三大證據證明文明前推500年
目前一般認為,中華文明從夏開始。但是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近年的考古發現表明,早在堯統治時期,文明的構成要素:文字、青銅器、城均已出現。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介紹,本次展覽將展出陶寺遺址近年來的考古成果。作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之一,該遺址的考古發現“改寫了歷史”。
證據1:文字
本次展覽中將展出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文字。王巍介紹,這是一個“文”字,用紅色毛筆寫在陶器上。與早期的文字雛形不同,這個“文”字的寫法與后代甲骨文、金文中“文”字的寫法非常的相似。這改變了人們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