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博物館: 安保意識薄弱 “引狼入室”
美國藝術品失竊的案例,要數20年前發生在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的一起盜竊案。當年,兩個化裝成波士頓警官的盜賊在81分鐘的時間內對博物館進行大洗劫。他們先是敲門聲稱發生騷亂,要求進入博物館例行檢查。在閉館后為陌生人開門是安全大忌,但是安全意識薄弱的工作人員竟然為盜賊打開大門,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被盜賊捆綁后,工作人員竟安然入睡。兩名盜賊在未使用任何攻擊性武器的情況下,從容摘走墻上的13幅名畫,其中包括倫勃朗、莫奈等人的作品。由于畫作背后并未安裝連接警察局的報警器,等天亮被人發現時,兩名盜賊早已逃之夭夭。
據美國地方法庭的文件記錄顯示,此次被盜藝術品總值高達5億美元。警方懷疑黑社會勢力為此次盜竊案的幕后黑手,并展開深度調查,但未能將盜賊捉拿歸案。今年年初,美國聯邦調查局再次對此案展開調查,并不惜花500萬美元懸賞尋找失竊藝術品的下落,但此案至今撲朔迷離。
法國博物館: 安保系統脆弱如“紙”
今年5月,法國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失竊,失竊的作品中包括畢加索的《鴿子與豌豆》、馬蒂斯的《田園曲》、布拉克的《埃斯塔克的橄欖樹》、萊熱的《靜物吊燈》以及莫迪利亞尼的《持扇的女人》。博物館最初將失竊藝術品總值定為5億歐元,后修訂為1億歐元。巴黎市負責文化事務的官員稱:“這是侵犯人類遺產的嚴重犯罪行為。”
事后,法國媒體用“獨行賊”形容該盜賊,而“獨行賊”的所為諷刺了該博物館如“紙”一般脆弱的安保系統。法國馬賽市副市長丹尼爾·赫爾曼表示: “安全警報系統時好時壞是該博物館失竊的一大原因,有時警報響得太遲,有時它根本不會響起。”同時,他提出兩條改善博物館安防的措施:一是為每幅藝術品安裝電子芯片,以便追蹤藝術品失竊后的下落;另一項措施是在每個展室內安裝一個角度更好、覆蓋面更全的攝像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