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淵在領導瓷都景德鎮城市建設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暨獲得的成功經驗和給予我們的寶貴啟示
中共建立政權后,開始了工業化、城市化偉大歷史進程。中共領袖毛澤東說: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從舊社會走過來的景德鎮滿目瘡痍、破敗不堪,只有沿昌江東岸十余里陶舍和窯戶形成的人稱前街和后街的兩條街道。即現在的中山路和中華路。
千百年來,封建統治者只知榨取景德鎮人民的血汗,督陶官們只知為封建王室燒造精美絕倫的瓷器以討取皇帝的歡心。從未在景德鎮地區建設一項有利于人民生產生活的民生工程。
1952年10月,趙淵來到景德鎮擔任首任省轄市的市委書記并兼市長。趙淵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和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領導景德鎮人民開始了工業化、城市化的歷史進程,經過十余年的艱苦奮斗,人稱“草鞋碼頭”的景德鎮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發展成為江西省第二大城市,景德鎮終于在其發展歷史上第一次被世人稱作瓷都,馳名中外。改革開放初期成為國家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個歷史文化名城。古老的瓷都煥發出璀璨的光芒。
在景德鎮這場史無前例的城市化建設進程中,趙淵無疑是名副其實、當之無愧的總設計師,付出了無盡心血,并給我們留下許多成功經驗和寶貴啟示。如今趙淵已經作古,瓷都人觸目可見趙淵領導景德鎮時期為我們留下的大量城市建設精品工程:橋梁、公共建筑、道路、學校、醫院、工廠……
一、趙淵在領導瓷都景德鎮城市建設方面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讓我們再來看看趙淵帶領瓷都人艱苦奮斗而留下的這些城市建設杰作:
現在繁華的珠山路車水馬龍、商鋪林立、流金淌銀。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這條大街在解放前是不存在的,是趙淵在景德鎮執政的上世紀五十年代開辟出來,此路從臨昌江的南門頭一直到達廣場地帶,在景德鎮市整個交通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此路在建設中爭議頗大,因為當時的景德鎮車輛僅有那么幾輛,自行車也不多,外來車輛因昌江的阻隔只能停留在河西地帶,不能進入市區。修建這么寬的道路有些人認為用不著,趙淵以超乎常人的遠見卓識堅持修建完成。許多人不知道,為此趙淵受到省委的處分。此路隨著景德鎮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成為瓷都一條最重要的動脈,此路東向通過廣場樞紐與東市區的東一路、東二路連接,向西通過后來建設的珠山大橋直接群山連綿起伏的河西地帶。沿路擺布許多經典建筑,惜許多已拆除。如內部寬敞氣派、能容納一千五百人集會的群英堂和因地勢而建、人們可以拾級而上的被鎮民稱為“七層樓”的景德鎮飯店,以及百貨大樓、陶瓷公司大樓等,惜今已不存在;尚存的有老郵電大樓、友誼商店、二輕局大樓、醫藥公司等。此路與麻石弄到十八橋到解放路一線與中華、中山兩路、沿江東路西路、206國道的一段呂西公路即瓷都大道構成縱橫交錯的井字形路網;與后來建成的浙江路、北環路即昌江大道、加上原來建成的曙光路通過昌江大橋到河西楓樹山相連瓷都大道的路段,將主城區規劃為先進的暢通無阻的網格狀模式,這一規劃無疑是科學合理的,符合景德鎮地理狀況。與許多城市的環狀規劃相比,無疑是優越的。
最具前瞻性的是趙淵在景執政時期預留了第二條“珠山路”,這就是麻石弄到十八橋到解放路一線,該線只要稍加拓寬改造,完全可以成為第二條“珠山路”。如果珠山大橋建在二者之間,則目前珠山路車輛絕不會發生擁堵。可幾十年過去了,該線的改造一直沒有進行,近一、二年打著建設新型城鎮化重點工程的旗號在沿線原位不合理地開發建設高樓,失去了拓寬建設第二條“珠山路”的可能,令人扼腕嘆息。
在綠色森林遍布的馬鞍山邊建設人民廣場,廣場面對青山,青山下建一座人稱“小天安門”的主席臺,使之成為城市的會客廳和群眾集會的場所與交通樞紐。歷史上廣場舉辦過多少重要活動,這些大型活動無疑是景德鎮歷史的一部分。筆者曾親自參加的一九九0年第一屆國際陶瓷節就在此地舉行,場地顯得寬敞有余。現在廣場成為名副其實的、最重要的交通樞紐:珠山路與解放路,廣場南北路和工人新村西路、蓮社路在此交匯,向東西南北延伸。廣場周邊并布局有圖書館、光明電影院、婦幼保健院、體育館、新華書店、五中等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事業單位。新開辟蓮社路,沿路建有藝術瓷廠大樓、文化宮、陶瓷館、電臺、團委、婦聯、中共市委機關也遷至蓮花塘路口一山谷內,直至蓮花塘后面群山環抱的景德鎮賓館。
東市區的建設是趙淵領導景德鎮時代書寫的精彩華章。此地有里村電廠、陶瓷機械廠、為民瓷廠、宇宙瓷廠、水泥廠、陶瓷學校、陶瓷研究所、陶瓷學院、瓷用化工廠、景陶瓷廠、印刷機械廠、雕塑瓷廠、景德鎮瓷廠、耐火器材廠等等,其吸納的就業人數、產值和范圍等于再造了一個景德鎮。在此修建的東一路、東二路穿過馬鞍山與廣場和老市區相接。修建東市區直達涌山煤礦的地方鐵路。使得景德鎮第一次有了鐵路。該鐵路將礦區煤炭運往市內各工廠并兼運沿線旅客。
在南山山麓,趙淵帶領瓷都人民修建湖田至歷堯的當時稱為南山戰備公路,這條公路與以后陸續建成的天寶橋、里村橋、印機橋,將南河兩岸、東市區、老城區連為一體,也為以后中國直升機研究所、焦化煤氣廠在此路沿線的落戶提供了前提條件。同時在南河上游支流建成景德鎮最大的玉田水庫,春季蓄水,夏秋放水,灌溉著蘭田、湘湖、黃泥頭,直至湖田以下的萬頃良田,該水庫建成后東市區就從未遭受洪澇災害。1998年南河兩岸里村一帶的洪澇完全是玉田水庫沒有調好庫容以及南河兩邊的馬鞍山、東二路山地和南山一帶植被破壞的緣故。
自古以來,昌江兩岸和西河兩岸人民往來從來都是擺渡往返,給廣大鎮民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制約著景德鎮的發展和與外界的交往。史載封建時代的地方官員和督陶官以及文人士大夫特別喜歡泛舟河上欣賞兩岸景色與吟風弄月,對此種不便都是視若無睹的。趙淵到景德鎮后不久就建成西河浮橋,并在公園附近臨昌江一面架設通往老市區中渡口的浮橋,該浮橋上面可以通行汽車、下面可以行船而無須全拆浮橋。呂蒙渡浮橋也是趙淵任內架設的。從此,浮北、鄱陽、都昌的人民可以暢通無阻地來到鎮上或探親訪友,或出售農副產品。往樂平、南昌方向也是暢通的。1958年在城市昌江下游的另一端,趙淵帶領全市人民義務投勞,并用一百萬斤糯米做米酒出售而得的錢款建造昌江大橋,該大橋歷時三年,終于竣工。昌江上終于第一次有了堅固大橋,全市人民真是喜氣洋洋。時值國家三年困難時期,全國人民饑餓難耐甚至出現餓死人的情況,老書記敢在此時建設昌江大橋,可見其魄力之大。昌江大橋從城南連接老城區及通過昌江連接河西的楓樹山地帶,并通過以后修建的曙光路連通東市區。據知情人士說趙淵為此橋的建設曾受到省委的批評。昌江大橋建成后,又在橋西不遠處建設長途汽車站、并把楓樹山一帶辟為森林公園,以后上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楓樹山一帶樹木蒼翠與青山連綿的河西地帶連成一體,吸引中央綠化辦的同志停車駐足留戀,連說幾次“有景必有德,有德必有景,這就是景德鎮名稱的由來”,弄得接待的人都不好說是北宋皇帝趙桓將自己的年號“景德”賜予而得名的。中央許多部門的領導到景德鎮對此都贊賞不已,也為以后建設陶瓷歷史博覽區創造了優良的自然環境。同時在西河與昌江交匯處這個特殊地塊建設人民公園,市民可從浮橋直達公園休憩與游園、俯瞰西河與昌江河、觀賞二水相匯的景致并遠眺老城區面貌。在河西的兩端設立兩個公園是趙淵對市民業余生活的實際關懷。現在這兩個公園的狀況是:國家級楓樹山森林公園的樹木與林地得到不可逆轉的持續損毀與占用;人民公園內部良好的植被已破壞殆盡,四周被高樓圍住,市民在外面舉目已感觸不到園內景致,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園林處領導竟在園內蓋起私人別墅享用,竟然無人過問。
同時在羅家墾殖場修建羅家機場,這是景德鎮歷史上第一次開辟的空中航線。現在機場就是原機場擴建而成。
城市電力照明、城市自來水建設也在景德鎮破天荒地得以實現。
在教育、衛生事業的布局上也是頗為合理的。景德鎮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即現在景德鎮高等專科學校)設在楓樹山森林公園旁,第一中學在東市區新廠地帶,第二中學在城南昌江大橋附近,第三中學在城北的里食渡,第四中學在河西的石嶺地帶。第一人民醫院設在中華北路盡頭,浮北、波陽、都昌等地人民走過浮橋可以到達此地就診。二院設在市中心的十八橋附近。中醫院、工礦醫院設在珠山路。三院設在東市區新廠地帶,方便了浮東、樂涌、婺源等地人民就醫。工人療養院即現在的結核病防治所建在森林公園中心處,為勞工提供了最佳的休憩與療養的去處。
在趙淵時期,景德鎮的歷史文物得以全面保護、修繕和大量征集。御窯廠遺址得到保護,并未在其上設瓷廠、搞永久性工程,是老書記早已預留以后考古發掘之用。可是在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后,景德鎮的地方官員卻在此地大蓋堅固的永久性工程:市政府宿舍、御窯長廊等。而現在卻要求國家撥款數億元進行拆除,然后進行考古發掘,一建一拆不知浪費國家多少資金,令人浩嘆。三閭廟兩條古街,國內頂級專家一見就說是國內不可見的兩條完整的明清古街。現在是完全面目全非。廣場邊的人稱“小天安門”的主席臺是遷建的古典建筑的典范。據首批陶瓷美術家、陶瓷學院教授、古彩一代宗師段茂發之孫——現任景德鎮古彩研究所所長段慶新回憶,是鎮上著名的都昌會館與撫州會館融合而成。并說該建筑全榫卯結構,他連說“真高級呀!毀掉是愚昧”。此建筑被別有用心的人說是他在景德鎮搞獨立王國的證據,真是不可理喻。據說,為此老書記被迫作檢討。原打算將主席臺前面的小溪改造成景觀,又有人說是搞天安門前的金水橋,只得作罷。人民公園內的五鳳閣也是趙淵任內時期修繕、保護下來的,現在你去看看一定會感到是那么的富麗典雅、精致無比。盡管后來的維修不甚理想。前街后街幾百條里弄巷子古意盎然、清潔而又整潔。現在由于不加維護修繕,顯得破敗不堪,使得城市的品味大為下降。趙淵時期及以后征集的大量文物,如歷代官窯瓷器及民窯精品、珠山八友作品、陶瓷美術家作品等均以各種方法不同程度地流失。目前景德鎮幾個館內的藏品從檔次、數量上來看,令游客與欣賞者看后大失所望。據2005年江南都市報披露: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大量文物失蹤,其他如景德鎮陶瓷館、文物商店的文物與藝術品也大量散失。僅景德鎮陶瓷館的文物據市檢察院反貪局人員私下對人說有三百多件去向不明。有的藏品被掉包。為此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著名記者戴璐等前來采訪,被人擋了回去。向媒體反映情況的文博口的一些干部職工被市領導訓斥、威脅、恫嚇
2000年后,隨著景德鎮街面上的拆舊建新(老百姓稱為剝皮式開發)一批城市重要經典建筑如圖書館、體育館、景德鎮飯店、景德鎮賓館二部、藝術瓷廠大樓、群英堂等均遭拆除,遂令城市失去歷史記憶和古雅之氣。
由以上所敘可見,景德鎮整個城市的框架是趙淵領導景德鎮時期奠定的,而不是現在。
城市建設使得城市功能大大增強、加上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以后一批中央部屬企業602研究所、昌河飛機工業公司、859廠、999廠、36無線電廠、523廠、740廠、4321廠、713廠、897廠、602廠、800庫、黎明制藥廠等落戶景德鎮提供了前提條件。這些企業知名度在國內都是業內首屈一指的。這些企業的落戶又使景德鎮的知名度大為提高,景德鎮整體經濟科技實力得到增強。現在由于城市品位的下降,這些企業都在陸續外遷。使景德鎮的經濟科技實力大為削弱。這些企業在消費、投資、出口三架馬車對景市地方經濟的拉動力和貢獻正在減弱或消失。年初昌河飛機工業公司準備遷冊的消息,使景市地方主要領導人大為慌張……自古以來,風景如畫的景德鎮優異的生態環境是“工匠八方來”和“集五大名窯、匯各地良工”的重要原因,是景德鎮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一部分。現因風景與生態破壞等原因,致使城市品味下降,使得景市的招商引資長期以來位居全省各市的倒數第一。外商任你送地、給優惠待遇,依然裹足不來。現在景德鎮這座城市的集聚與輻射的功能大為減弱。
趙淵在領導景德鎮城市建設方面貢獻至偉。其成就經得起歷史與科學的檢驗。精確的科學檢驗,證明昌江大橋堅如磐石,有人說其使用壽命可以與趙州橋相比。珠山路今天看來也沒有過時,使人不得不為趙淵的遠見而折服。位于蓮花塘風景區著名的景德鎮賓館,它的二部全是用傳統建筑材料建成的,旅客入住舒適至極,以至外地調入景市的領導干部最喜歡長期入住此地而不愿搬出。十幾年前賣與私人拆掉重建后成為有礙觀瞻的長期的爛尾樓,給外地人留下頑劣印象。選址極為精確的景德鎮飯店建得典雅至極,超過同時期建的南昌江西飯店,有人在大江網上稱拆除它是景德鎮現在城建方面的十大敗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