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yè)高峰是此都”。“此都”指的就是景德鎮(zhèn),此地東晉設鎮(zhèn),古有新平、浮梁等名稱。北宋景德年間(公元1004-1007),真宗趙恒命燒制御器,器質精良,世人贊譽,此時得名“景德鎮(zhèn)”。這里制造陶瓷的歷史悠久,唐代制瓷業(yè)已比較成熟,宋代即成為全國的重要產瓷區(qū);元代為全國制瓷技藝最高的窯場,元王朝在此設立了“浮梁瓷局”;明朝以來,一直是全國的瓷業(yè)中心,明清兩代制造皇宮用瓷的官窯均設于此。漫長的窯業(yè)歷程,造就了深厚的陶瓷文化積淀。豐富的陶瓷古跡、獨有的陶瓷風情,構成了景德鎮(zhèn)陶瓷文化的豐富內涵,成為景德鎮(zhèn)一道亮麗的風景。
景德鎮(zhèn)的里弄是這座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著豐富的陶瓷文化內涵。

在景德鎮(zhèn)的中華北路邊上,有一條長150米、寬1.6米的小弄堂,它有一個響亮的名稱,叫“龍船弄”。早在一千年前的宋朝就有窯工在這里居住,慢慢就形成了一條弄堂。每到元宵佳節(jié),居民就抬龍頭、舞龍燈,上街游行,祈盼祥和幸福。有意思的是,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這條小弄堂造形很象一條龍船,于是,“龍船弄”的名字就叫開了。








歷經風雨的老屋以及那木門上面的雕刻,都凝固著歲月的光陰,深深幽巷,讓人生出些許感慨。徜徉于景德鎮(zhèn)的街道里弄,也是一種享受,甚得其樂。



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小竹籃、長條板凳以及小寶寶們特殊的座椅,它們像里弄中那些年代久遠,經過煙火熏騰的窯磚一般平凡得難以尋找,但同時又是里弄文化中最有特色的組成元素。
景德鎮(zhèn)里弄歷經了數(shù)百年的風雨滄桑,它們不僅僅是城市的脈絡,交通的衢道,而且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更是千年陶瓷歷史文化發(fā)展演化的重要舞臺,景德鎮(zhèn)里弄就是一座展示古鎮(zhèn)風情的博物館。(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