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我國陶瓷業發展史上的一個輝煌的時代,陶瓷工藝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出現了著名的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其中南宋官窯以其選材考究、制造工藝獨特名列榜首,有中國瓷器明珠之美譽。它造型端莊、釉色滋潤、青瑩如玉、薄胎厚釉,歷來被視為我國古代瓷器中的極品。
南宋王朝覆滅之后,官窯被毀,工匠失散,有關官窯的原料、配方、燒制工藝等僅只言片語流傳于世。自此,南宋官窯失傳,至今已經有近八百年的歷史了。
1950年,周總理對恢復南宋官窯瓷作了重要批示:希望有關科研生產部門盡快弄清碎紋釉青瓷的原料、配方、燒制工藝,恢復古名窯。而直到1976年,南宋官窯的恢復試制工作才全面開始。時光荏苒,三十多年過去了,南宋官窯恢復和發展的情況到底怎樣呢?


2011年8月下旬,我們瓷網一行四人來到位于杭州蕭山的南宋官窯藝術館。就南宋官窯的歷史演變、藝術特色以及有關鑒賞方面等問題,咨詢了“南宋官窯瓷燒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著名古陶瓷科學與藝術研究學者葉國珍大師,并就南宋官窯的恢復過程與發展情況,與葉大師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葉國珍大師向瓷網、綠寶石玉瓷網總經理朱東明先生講述了,多年來他對南宋官窯的研究和恢復的過程。


朱東明總經理認真傾聽葉國珍大師對于南宋官瓷的胎質、釉色、開片以及造型方面的詳細講解,并對照實物仔細觀看比照。



朱東明總經理也向葉國珍大師闡述了,他對于當代南宋官窯瓷器的認知和看法,并就南宋官窯瓷器的發展與葉大師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朱東明總經理正在欣賞葉國珍大師的南宋官瓷經典之作,已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的“琮式瓶”。

葉國珍大師將一件正在使用中的陶瓷利坯工具,捐贈給綠寶石藝術陶瓷館永久收藏。

瓷網、綠寶石玉瓷網朱東明總經理夫婦及隨行工作人員與葉國珍大師在他的藝術館合影留念。
葉國珍大師簡介: 葉國珍,1951年12月8日生,福建莆田人。是聞名國內外的著名古陶瓷科學與藝術研究學者。現任浙江蕭山宋代名瓷研究所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官窯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硅酸鹽學副理事長、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委、中國硅酸鹽學會陶瓷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長三角(浙江)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杭州蕭山文化產業協會副會長、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浙江省政協特邀委員、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杭州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南宋官窯瓷燒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杭州市第二屆杰出人才。
四十多年來,葉國珍大師有幾十項科研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其中南宋官窯薄胎原釉瓷研究更是填補了國際空白。受到原國家主席江澤民、原國家總理李鵬及現任國家總理溫家寶的親切接見。他的的陶瓷藝術作品,先后榮獲中國五大名窯大師作品展金獎、西博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金獎、中國茶與瓷文化展金獎、全國陶瓷美術評比優秀獎等多個獎項。作品先后在日本、美國、法國、意大利、韓國、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個展和聯展。2006年單件仿南宋官窯冰裂紋作品售價高達33萬元人民幣,2008年浙江皓瀚秋季藝術品拍賣單件最高拍賣高達52萬元人民幣,有21件作品被國家博物館等國內外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收藏,并有不少作品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首腦。其中,他親手制作的南宋官窯故宮雙弦貫耳瓶被原浙江省省長萬學遠選作國禮贈送給德國總統羅曼•赫爾佐克。他的作品[貫耳瓶]、[拓雕葵口夔龍盤]、[琮式瓶]被國家博物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