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說出來就一句話
但做到就需要一輩子
至于什么是匠心
什么是傳承
徐朝興做客央視《我有傳家寶》講述龍泉青瓷傳承技藝

梅子青釉《粉盒》作品刻劃花技術嫻熟,子母蓋合天衣無縫,萬個難有其一,被譽為世界級珍品。

當年在龍泉瓷廠的徐朝興
現在,讓時光回溯到1956年。
那年的某一天,國營龍泉瓷廠的一個領導見一孩子在玩泥巴,便說:“小孩,你不能在這里玩。”
小孩抬頭回答:“我是來當學徒的。”
這個小孩就是徐朝興,時年13歲。

如今是浙江省青瓷協會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列入世界非遺名錄的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傳承人與領軍者,龍泉青瓷的泰斗徐朝興。
話說回來,當時廠里并不肯收徐朝興,他便靠著自己的摸索嘗試做些小東西。沒多少時間,竟然自己摸索出了做瓷的基本要領,像模像樣地做了一些小物件。廠家見狀,便破例收下了這個小學徒。
1957年,在南京召開的全國輕工業會議上,中央決定“盡快恢復祖國歷史五大名窯,尤其是龍泉窯和汝窯”。之后,一度休眠的龍泉窯終得復燒。
作為復燒核心技術團隊八人“仿古小組”的成員之一,徐朝興參與了對龍泉青瓷的恢復與研制。然而,老一代手藝人的家傳技藝極少外傳,非親非故的學徒從師傅輩那里學到的手藝十分有限,要掌握更好的技術必須靠不斷的摸索。

李懷德(右二)徐朝興(左一)
“每一種手工藝術的背后,都凝聚著手藝人對材料、工藝、思想表達的智性體悟,流淌著匠者的體溫,并散發人文精神的芳香。”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同時也是徐朝興徒弟的周武說,徐朝興先生已年過七旬,仍立志擔當,身體力行,他生活簡樸、嚴謹自律,對工藝精益求精,每日五點起床,打磨手藝。
“我常說自己是個‘老陶工’,因此從不敢懈怠自己的手藝,還在努力搞創作。”徐朝興說。“我與龍泉青瓷已緊緊聯系在一起,是龍泉青瓷塑造了我,我的一生屬于龍泉青瓷。”

《仿蓮花尊》20世紀90年代作 作者:徐朝興

《哥弟混合三環瓶》作者:徐朝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