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汝瓷燒制史上,有”汝不盈尺”的說法,意思是說汝瓷不可能燒制出超過一尺高的汝瓷件。為了突破汝瓷燒制史這種流傳千年古訓,我們汝州市榮華汝瓷開發有限公司在長期考察和研究的基礎上,經過持續深入的實踐和研究,實現超大器型汝瓷燒制技術的汝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大突破?,F在,我們就對其燒制創新過程作出簡要闡述。
一、汝瓷燒制技術的汝窯文化歷史傳承和現狀
汝瓷,在我國宋代被列為五大名瓷(汝、官、哥、鈞、定)之首,被欽定為宮廷御用瓷,歷史上素來就有“名瓷之首,汝窯為魁”之說。汝瓷誕生并成熟于北宋末年,僅僅成熟二十余年,便失傳了。汝瓷在宋代被視為鎮宮之寶,因此汝官瓷傳世品極其難得。目前,全世界僅存60余件。汝瓷斷代后,其燒造技術失傳八百年來,著名國學國畫大師李苦禪也在生前發出如此感嘆:“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盡善盡美也”,民間盛傳“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之謂。
新中國成立之初,第一代國家領導人對汝瓷的失傳高度重視。1952年周恩來總理就提出了“發展祖國文化遺產,恢復汝窯生產”的要求。近年來,汝瓷研制和生產進入發展快車道,年產汝瓷200余萬件,產值2億元,產品遠銷日本、新加坡、美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汝瓷在超大件的燒制方面仍是技術難題,我們榮華汝瓷克難攻堅,實現了重大突破。
二、立足基礎和優勢,推動汝瓷燒制技術的汝窯文化歷史傳承與創新
1、建立超大器型汝瓷示范基地。我們建立具有系統測試功能的中試線進行新產品試生產和實際驗證,建設一條生產線并實現年產超大器型汝瓷100件的生產規模,并實現產業化示范,以促進汝瓷文化的繁榮。
2、建立和完善項目實施機制和產學研結合模式
為了實現超大器型汝瓷燒制技術的汝窯文化傳承與創新,研制成功,我們相繼建立和完善項目實施機制和產學研結合模式。建立一個高效緊密的聯合工作團隊是課題成敗的關鍵,于是我們三個小組:成立課題領導小組,主要負責提供資源保證;成立總體組,是本課題的執行機構,總體組之下按工作任務不同設立5個專項工作組:標準規范組、基地建設組、設備研發組、平臺開發組和集成示范組;三是成立專家組,聘請相關方面專家組成專家顧問組,分工協作,抓好實施。該研制項目由中國科學院負責技術支撐,河南汝州榮華汝瓷開發有限公司責提工藝設計、釉料配方配制、胎料配制供以及整個中試和產業化條件保障。
三、打牢汝瓷燒制技術的汝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基礎
1、嚴格把握研究內容與指標創新。我們一是明確研究內容,重點分析宋代的審美理想與文化對汝瓷的影響,開發超大器形汝瓷生產制胎方法與胎體干燥工藝和燒成工藝,并實現產業化示范,以促進汝瓷文化的繁榮;二是緊抓技術路線,用文化藝術發展為主線,以現代美學理論為基礎,以當代的多孔介質材料、硅酸鹽材料為載體,以流變學、傳熱學、熱力學、流體力學、固體力學、物質干燥、無損檢測技術理論為技術支撐,一體化研究汝瓷的文化載體功能及其物化實現方式,并進行創新。
2、精細運作研究開發項目的流程。通過汝瓷胎體尺度特性與汝瓷胎的配料、胎體結構、胎體密度、胎體流變、傳熱傳質特性相互影響的研究,突破北宋汝窯“汝不過尺”的制胎技術限制,開發大尺度汝瓷制胎方法與胎體干燥工藝。通過對瑪瑙、動物骨灰等十多種礦物原料配料比例對成色特性的研究,開發大尺度汝瓷釉料配方;通過釉料研磨粒度、密度、浸泡時間、陳浮時間對釉料特性的影響,開發新型釉料炮制工藝;通過胎體尺度對釉層厚度、燒成方法、燒成溫度、開裂特性影響的研究,開發超大型汝瓷燒制工藝,并實現產業化示范。
在榮華汝瓷全體員工和相關院校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多次艱苦不懈的試驗,我們榮華汝瓷實現大器型汝瓷了重大突破,在2010年8月燒制出第一件超大器型汝瓷器件荷葉口瓶,高1.3米,被眾多媒體譽為“汝瓷巨無霸”。目前,榮華汝瓷已經燒制成4多種器形100多件大器型汝瓷,順利實現超大件汝瓷從無到有,再由單一走向多樣化的重大突破。
創新是促進汝瓷文化發展的動力,也是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榮華汝瓷開發有限公司將緊緊圍繞核心技術創新,對汝瓷的研究和開發創新思路,把握關鍵,找找突破,不斷開拓汝瓷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