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樟法紫砂作品
由著名陶藝家、美國中華陶藝學會主席周光真率隊的美國陶藝家一行日前來到長興,回訪我省陶藝家錢樟法,并作學術交流。就在3個月前,美國加州6所藝術學院聯合聘請錢樟法為客座教授,邀請他定期赴美講學。業內人士稱,這是把中國紫砂推向世界而邁出的重要一步。
2001年,錢樟法參加在宜興舉辦的國際陶藝展時結識了周光真。后來,他的制陶技藝日益精進,作品《守望》在2007年韓國第四屆世界陶藝雙年展中獲獎,隨后作品屢屢亮相國際展會,被國際陶瓷專家稱贊為中國陶藝新一代領軍人物,并因此引起了周光真的注意。
今年2月,受美國中華陶藝學會和加州山多貝克學院的邀請,錢樟法赴美進行了一個月的講學,教授中國陶藝歷史,指導6所學院的600余名世界各地學生制作陶器。受聘客座教授后,他將每兩年赴美講學一次。
紫砂陶是一門因特殊土質而形成的獨特工藝,以茶壺的形態從宋代發展至今。錢樟法多年來醉心于紫砂陶的學習和創新,深受清代篆刻家陳鴻壽(號曼生)的“曼生壺”影響,后來仿制出8把“曼生壺”。
“陳鴻壽賦予了紫砂壺豐富的文化內涵,將紫砂壺從日用品提升為文化藝術品。”錢樟法說,他在創作過程中,特別追求 “曼生壺”所特有的儒雅氣韻和細膩質感,并添加了天然的太湖石紋理效果。他認為,紫砂壺和太湖石兼具東方審美特征,將兩者結合為一體,更能體現一種獨特的東方審美情趣。
美國盛行陶藝,但不像中國非要拿來盛水喝茶,而是更偏重于藝術欣賞。錢樟法的紫砂壺在保留實用功能的同時,突出表現觀賞性,因而頗受人們歡迎,南北加州的博物館均收藏了他的作品,一位美國收藏家還出高價請他創作一個系列的紫砂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