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國建立以后,國家十分重視傳統紫砂工藝的恢復、保護和發展,1950年11月成立紫砂產銷聯營處,1954年在蜀山地段建立紫砂工藝合作社,把僅有的30多名老藝人組織起來。翌年春,宜興紫砂生產合作社成立。195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任淦庭、裴石民、吳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蔣蓉七位著名紫砂藝人為“技術輔導”,開始了新一代紫砂藝人的培養和手工紫砂陶藝的傳承工作。目前,這些老藝人均已作古,不過,他們的優良品格和傳世美器至今仍然熠熠生輝。任淦庭、吳云根、斐石民、王寅春、朱可心、顧景舟、蔣蓉并稱為紫砂藝界“七大老藝人”,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紫砂藝術發展的重要奠基人。
蔣蓉(1919-2008),別號林鳳,生于宜興川埠鄉潛洛村紫砂陶藝世家,自幼隨父輩研習紫砂,1955年到宜興紫砂工藝廠,為當代陶都第一位女紫砂工藝大師,被譽為“花貨泰斗”。其代表作品《荸薺壺》被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收藏,《枇杷筆架》被選作北京中南海紫光閣陳設。1993年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6年,她被江蘇省文化廳指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紫砂陶技藝”的傳承人代表;同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她“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
吳云根(1892-1969),出生在一個平民家庭。因家境貧寒,他13歲就在蜀山跟隨汪根寶學紫砂壺藝,靠悟性和求知欲,3年學成滿師,以又快又好蜚聲壺界。作品技藝精湛,構思奇妙,享有出神入化之美譽。他創作的提梁弧菱壺、大型竹提壺、傳爐壺、線云壺、合菱壺等,曾多次參加國內外的陶藝大展,聲譽遠播?,F在,呂堯臣、汪寅仙等一批海內外聞名的制壺高手,均出其門下。
吳云根代表作品:線圓壺,壺身用兩泥片合制作成扁球狀,口部與半球狀蓋相切,壺底簡潔,為一捺底,橋梁鈕與蓋渾然一體,整個壺在扁圓中求韻味。流自壺腹胥伸自然,把高挑圓潤下留垂耳,與流對應稱勢。中置一腰帶線將全壺提攜神韻,腰線帶方、角圓,變化中求統一,將制作中的泥痕藏于其中,天衣無縫。
裴石民(1892一1979年),又名德民,早年即從事紫砂業,藝成后在上海專門研究和仿制紫砂古器。頗負盛名。善制水丞、杯盤和爐鼎等器,造型典雅別致,具有銅器敦厚穩重之特點。力作“蟠桃壺”、“毛蟹”和“春蠶”等生動逼真。曾為項圣思桃杯配托、為供春壺配蓋,傳為紫砂佳話。其壺光素、花貨類均有,尤以仿真果品最佳,有“陳鳴遠第二”之稱。
其代表作松段壺,以一截蒼松為壺身造型,褐色的斑駁樹皮,樹身用利斧砍傷,枝椏依然,象征生命的力量。壺嘴為三彎變化的松枝,塑各式節疤。壺把柄間琢成斧劈撕裂的殘痕。分叉出新松枝葉,生意盎然??谏w為平嵌蓋,吻合嚴密,上塑小松,枝葉有姿,呈鈕狀,十分完美。此壺用本山綠泥制作,燒成后呈米黃色,松皮為本山綠泥中加適量的紫泥及色素,燒后呈深褐色,松葉為墨綠泥,均為同一基泥,成型易結合。紫砂土彩色豐富,在蒼勁中顯出一派生機勃勃。
王寅春(1897-1977年),現代制作筋紋器茶壺的著名藝人。12歲拜金阿壽為師學藝。藝成至上海制仿古器,見識甚廣。亦善制各類方形砂壺。其代表作六瓣梅花壺、梅花周盤壺和圓條壺等,造型雍容大方,色澤潤和,紋理清晰,口蓋準縫嚴密。曾設計制作大批新品。當代名人中受其熏陶影響者不乏其人。
朱可心(1904一l986年),字凱長、開長,十五歲拜師學藝,設計了紫砂新品數十種,以花貨見長。擅長紫砂塑器造型,刻意求新,風格獨特。尤善以龍、云、松、竹、梅為題材的創作。其代表作云龍壺是朱可心1951年前后的作品。他一生做過許多魚化龍壺,技藝早已嫻熟老到。新中國給民間藝人帶來諸多的好處,使他銘記不忘,認為是“鯉魚跳過了龍門”。云龍壺基于魚化龍壺造型,由嵌蓋化為壓蓋,龍尾把改為飛把,原有旋轉云水紋變為云彩紋,注以壺藝新的境界。壺呈紫紅色,壺身浮雕流動的彩云,塑作兩條巨龍在云層間翻騰,體態矯健,變幻無窮,其中有一龍鉆出了壺蓋,龍頭能伸能縮,猶如穿行在云海之中。從云端下垂的龍尾構成了完整的壺把。此壺以打身筒法制作,捏塑浮雕,布局均衡,是氣韻貫通、形象生動的成功之作,既有新意,又實用美觀。
任淦庭(1890-1968),原名干庭,字窯碩。號聾人,大聾、左民、左腕道人。藝名石溪、漱石。著名紫砂陶刻名家、一代宗師。宜興陸平人,后遷居宜興蜀山。任淦庭自幼喜愛書畫,藝成后潛心鉆研紫砂陶刻技藝,特別注重寫意筆墨的線描變化,講究各體書法、文學詩詞、辭章與短句,使陶刻裝飾與紫砂藝術風格和諧而又協調。他善于在各種紫砂茶具、花盆、鼎罐、文房玩具上陶刻裝飾山水、花卉、翎毛、人物等,無不雅致生動。任淦庭所雕刻書法、筆力遒勁,刀鋒靈秀,正草隸篆,各領風騷。尤以大篆和古隸見長。圖畫隨意刻繪,自成章法,且左右手能同時書畫雕刻,功夫獨到,自成風格,為紫砂陶刻界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顧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別稱: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荊南山樵,自號壺叟、老萍。宜興紫砂名藝人,光素器巨匠,一代宗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在壺藝上的成就極高,技巧精湛,且取材甚廣,是近代紫砂陶藝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被海內外譽為“壺藝泰斗”,作品為海內外各大博物館、文物館收藏。
其代表作云肩如意壺,造型簡練有致,以細部雕琢刻劃加以變化。扁鼓身,直頸,管狀流微曲作蓄勁吞吐狀,環形把,下有三只鼎狀足。肩上堆塑云形圖案,壺口與蓋圈刻以仿古圖形,蓋鈕成蓮花微放狀。(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