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以為紫砂壺越“老”越好,把自己的收藏目標鎖定在舊壺、老壺上。其實,以年代“老”作為收藏紫砂壺的唯一標準是有問題的。老紫砂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名家之作,而且大多已是博物館藏品,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上很難見到。

老紫砂壺中大多數(shù)是仿制品,但仿制品也分三六九等,其中有后輩高手仿制前輩高手之作,有高手的徒弟仿師傅之作及高手的后代的仿作,更多的是業(yè)內(nèi)人士仿制的“行貨”。
顯然,老紫砂壺的“老”字后面有很復(fù)雜的內(nèi)容,并非是一句年代“老”就能概括的。
然而,認為紫砂壺越“老”越好的人很多,所以舊貨市場為“惟老紫砂壺才收”的人們準備了極為充足的貨源。

這些所謂的“舊壺”、“老壺”都是用低檔泥料制作的仿制品,用“擦蠟”作舊,即用細砂布將新壺表面仔細打磨一遍,再用棕帚擦涂石蠟,使壺表看起來很潤,很像養(yǎng)壺形成的“黯然之光”;還有人干脆用鞋油擦亮紫砂壺。這種作舊方法極不可取,因為砂布打磨破壞了壺表面的物質(zhì)結(jié)構(gòu),沏茶時石蠟、鞋油會融化,極不衛(wèi)生,清除時要花費很大的力氣。
此外,還有人用酸腐蝕作舊,或?qū)⑿伦仙皦赝可习姿?,用水浸泡,做成出土的模樣。所以?yīng)當慎重對待器表光亮的“老”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