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品、玩品和藏品的區(qū)別
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陶藝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邱玉林介紹,紫砂壺可以分為三類:用品、玩品和藏品。用品主要是用來喝茶,可根據(jù)價格高低選擇自己能承受得起的。玩品的主要作用是“怡情”,要求買家有一定的修養(yǎng),并且對紫砂壺的藝術性有一定要求。而藏品,則看中它的價值,這類紫砂壺既要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又要看其市場投放量,藝術價值越高、市場投放量越少越有收藏價值。
要有自己的想法切勿跟風
邱玉林說,自明代起,紫砂壺就很值錢,但與其它的投資產(chǎn)品相比,紫砂壺的投資還看出品人的修養(yǎng)和文化。如果是出自名家之手,創(chuàng)作的佳品肯定收藏和藝術價值都會很高。在談及近幾年來紫砂壺的市場行情時,邱先生表示,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穩(wěn)步發(fā)展,市場行情應該也是發(fā)展的。“應該是一年比一年好的。”但他同時提醒大家,如果把紫砂壺當做一種投資,必須謹慎:“買方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觀念,萬不可跟風。”
如何選擇鑒別紫砂壺呢?邱玉林介紹了一些技巧和誤區(qū):第一要看壺蓋的緊密標準。一般人可能認為壺蓋的緊密度越大越精細越好,其實不然,紫砂壺都是手工活,做不到像機器那樣緊密度百分之百。有稍微一點的粗糙,是很正常的。反過來,如果緊密度相當高,肯定是借助了工具修理而成,反而沒有純手工來得好。第二,一般的人會要求壺是“三地一線”,即壺口、壺把和壺柄要在一條直線上。其實這個標準太機械化了,稍微有一點偏差才是正常的。第三,有些投資者認為壺的表面要光亮,其實太光亮反而不太好。太光亮是因為泥料加工得太細,這種壺不好“養(yǎng)”。不過邱玉林也表示,在這方面要看個人興趣,有的買家就是喜歡壺很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