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紫砂壺內,有一些像白糖的白色沙粒。有的藏友看到這個白色顆粒狀物就嚇壞了,以為是化工壺。其實不然,這只是些白色石英砂。


一把沒試過水的新壺,你只要細心地觀察,就會在壺里看到些白色或淡蘭色的細沙,一般都灑落在壺底,用水可以沖洗掉。
這些沙是怎么來的?為什么會產生這些沙呢?
在此簡單解釋一下:
紫砂壺,在上千度的高溫下進行燒制。
燒制時,壺蓋和壺不能分開來燒。因為,如果壺蓋與壺身分開燒,壺蓋很可能變形、壞損,無法與壺口合縫。
而在高溫下,壺蓋與壺口易出現板結,也會導致壺蓋無法打開而損壞。
為避免這種情況,紫砂壺進窯前,都會在蓋沿上刷一層石英砂。燒制完的紫砂壺冷卻后,這些砂就會掉落到壺內。
石英砂是無毒無害的,只要在使用前,用清水刷洗干凈,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自來水和純凈水,在其沉凈過程中很多都有一道甚至多道石英砂層,讓不干凈的水從這些石英砂層中穿過以過濾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