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婉芬制綴珠壺
蔣蓉是當代中國紫砂工藝美術大師,為紫砂藝術界著名的“七大老藝人”之一,也是其中惟一的女性。蔣蓉大師在仿生類紫砂藝術方面的造詣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高峰。在藝術實踐中,蔣蓉大師善于將動物、植物、花果等自然形體,經過藝術提煉、創造,自如運用于紫砂作品中,設色與造型逼真,融合了藝術美感與自然生趣,形象色澤及表面肌理都有妙趣天成之感。其創作大多以自然界瓜果、動植物為題材,表現手法以仿生為主,作品形象生動、色彩絢麗,形成了獨特的紫砂藝術風格。其月色蛙蓮壺是蔣蓉大師的代表作之一。
傳統的手工制作方式給紫砂壺成型藝術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千姿百態的造型,集金石、書畫、彩繪、雕塑等多種裝飾藝術于一體的制作技巧在紫砂壺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方非一式,圓無一相,瓜、果、蟲、草信手拈來皆成型,造就了人們所期待的藝術效果,增添了無限的生活情趣,而津津樂道之。
中國文化元素中的士大夫氣韻,有一種寄情于山水、牽懷于田園的灑脫,反映在藝術方面則是靜中有動,動中觀靜,繁中求簡,簡中尋趣的辯證思想,紫砂壺在造型和裝飾上,恰恰與之吻合而備受文人雅士的青睞。
紫砂壺的手工制作方式,天工造物般打開了歷代紫砂藝人的想象空間,上古至玉器、青銅器、瓦當、漆器、樂器、生活中老井、木桶、鍋、碗、瓢、盆,自然界中的松竹梅蘭菊等花花草草,飛禽走獸,無不為造化之物,形成了千姿百態,百媚叢生的器型世界。圓無一相,圓可從方中來,方非一式,方可從圓中求,不管造型取材如此隨意,鐵定的格律一絲不變,把、嘴的三點一線,壺身均勻得體,比例和諧,線條流暢,韻律協調,圓器口蓋旋轉緊密,幾無空隙,滑順而不凝滯;方器挺括傳神,花器刻畫傳神,師法自然而不拘泥于自然,其堆、貼、雕、塑絲毫不含糊。例如隨風飄逸的桃葉、剛勁挺拔的竹、飽經風霜的松、采花的蝶、躍躍而動的蛙,無不栩栩如生,充滿朝氣,清動靈秀。陶刻裝飾,其一文人氣息濃郁,畫面題字內容極為高雅,追求安逸樂道,修身養性的精神境界;其二以刀代筆,金石味極濃厚,刻工細膩生動,有筆有墨,字里行間,精確、利落,刀中含筆,筆中見刀。其它的金銀鑲嵌裝飾、浮雕法、彩繪法、絞泥法手段層出不窮,看似繁雜,實則貴而不俗,華而不繁,皆能與樸實的紫砂壺原味相得益彰,韻味十足,無奈何有人贊嘆,一件精、氣、神俱佳的紫砂藝術品,猶如一幅立體的畫、無韻的詩。
紫砂壺造型上的無止境,裝飾上的廣泛性,制作技巧上的嚴謹性,三者能有機的結合,這是紫砂壺的魅力所在,所以它能獨步世界陶瓷藝術之林,成為東方陶瓷藝術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