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壺制作工藝大概可以分為三種,全手工紫砂茶壺;半手工紫砂茶壺(模具紫砂茶壺);手拉胚紫砂茶壺。其中手拉胚制作粗糙,很容易辨別。難點在于如何鑒別全手工和半手工作品。
先說說半手工紫砂茶壺:半手工的說法我認為有些“牽強”,現在流行的說法,兩片合攏的方法,就是半手工。其實合片的方式歷史上就有,不是今人的創舉。曼生壺中的合歡壺,大彬虛扁都是上下合攏的。不過那時不叫模具,叫“盔頭”拱形內模稱虛陀。盔頭大多事用泥坯燒制的,而如今卻是石膏做的。
再就是泥料,天然泥料是不是可以存在一點雜點,有些人認為不可以,有的則認為這是砂泥料固有特性,肯定無法避免。玩過老茶壺的人都知道,也能接受紫砂的“雜點”,認為這是紫砂礦料的一部分“內容”。而另外一部分人所持的觀點卻持相反的;認為既然有“完美無缺”哪就得無限趨近“完美”!這也有道理的,關鍵是我們接受的“度”。
壺友還有個擔心,模具會象印刷品一樣復制。其實這不用耽心。模具在紫砂制作中只是非常短的一道程序。要想完成一件作品最重要的程序不是一個身筒,而是作品各個局部與整體的銜接過渡,我們講“切”就是局部和整體的“切”。這才真正代表作者的水平和審美情趣!
再說說全手工紫砂茶壺:
全手工紫砂茶壺是指完全不借助模具或者使用很少量模具成型的紫砂壺。全手工紫砂工藝可以分為兩種“拍打成型法”和“鑲接成型法”。全手工紫砂茶壺和半手工紫砂茶壺最大的區別在于泥痕跡上。全手工紫砂茶壺表面拍打痕跡明顯,半手工紫砂茶壺壺表面規則統一,雖然好看美觀但缺少靈氣力度;全手工紫砂茶壺泥片接片痕跡明顯,半手工兩片合攏一般只能看到合攏線。(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