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手制”:這個詞兒此前沒有使用在紫砂壺成型方法上,如今許多紫砂藝人和一些壺商通過“手制”的說法來表明自己所兜售的紫砂壺采用純手工成型,甚至在尋常商品壺的底部以刀代筆記錄“某某某手制”字樣,這個做法有點兒滑稽。紫砂壺成型方法比較特別,離不開紫砂藝人的雙手,借助石膏模具成型也需要雙手精心修坯。供春壺的成型使用了“木模”,史料有記載。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蔣蓉的牡丹壺采用注漿成型,然后使用制壺工具悉心修坯,這在紫砂藝人圈內不算秘密。在我看來,選壺重在權衡壺的器型、工藝水平、泥料特點等方面,強調“手制”不科學、不準確。關鍵的是,絕大部分自稱“手制”的紫砂壺是借助模具成型的。這正如通常見到的面條,絕大部分是面條機里壓出來的機制面條,手搟面已經很少在商品面條的隊伍里出現了。
近年來,紫砂藝人及壺商在兜售紫砂壺時,幾乎無一例外地強調“純手工制作”,并且對“是否借助石膏模具成型”之類的設問表現出惱怒之色。事實上,這是徹頭徹尾的“忽悠”行為,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虛假表示。其目的顯而易見,即籍此條件抬高紫砂壺價格。
在宜興紫砂藝苑,不使用石膏模具而采取徒手拼接成型方法制作紫砂壺,比較罕見。這一部分紫砂壺比例相當少,特殊對象預約加工和表演需要是重用原因。與宜興當地鋪天蓋地的紫砂壺相比,這一類紫砂壺鳳毛麟角。就我所了解和掌握的情況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紫砂藝人在制作紫砂壺時或多或少要使用石膏模具輔助成型。
運用模具輔助成型,歷代紫砂藝人皆有所為,名家也不例外。因此,在我看來,對待“模具”成型沒有必要如此諱莫如深。事實上,一件紫砂美器的產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模具只是尋常工具而已,模具成型之后的局部修飾、整理、美化等等工序,完全可以充分表達作者思想和情感,以期彰顯個性特征。
事實上,目前宜興紫砂從業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并非直接從事制壺工作,但他們的工作與紫砂藝術密切相關。其中,專業從事石膏模具加工的人群已經成為宜興紫砂從業人員隊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到過一些石膏模具加工作坊和紫砂企業專門車間,每每能與一些紫砂藝人邂逅。因為,他們屬于石膏模具加工作坊的重要客戶群體。這些人中間,絕大部分是尋常紫砂藝人,也有為數不少的工藝師、高級工藝師。在堆放著大量石膏模具的作坊里,可以輕而易舉地從墻壁上、掛歷上發現一些知名紫砂藝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很顯然,他們是石膏模具加工點的常客。事實上,在這中間,有許多紫砂藝人是全國各地的壺友壺迷所景仰的,對他們的名字耳熟能詳。
明乎于此,我想就壺友到宜興淘壺進言:不要被所謂的“純手工制作”所忽悠,重要的是重視對所淘紫砂壺的真實感受,心儀什么樣的泥料、器形,什么樣的壺手感好、功用特征顯著,都應當是決定是否上手的重要決策依據。
至于純手工制作和借助石膏模具成型,兩者的區別是有的,但是,在茶壺堆里也不易甄別,需要豐富的經驗。在我看來,制作尋常傳統器形的紫砂壺時,使用石膏模具輔助成型還比純手工拼接成型更容易把握氣度和形制,事半功倍。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倆新生兒在襁褓中,一眼分辨出誰是試管嬰兒,誰是自然播種苗,實屬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