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收藏訊 北京長風繼2010春拍首次推出紫砂藝術專場后,本季將推出紫砂精品——“荊邑之光—紫砂藝術專場”。本專場囊括了大師朱可心、顧景舟、蔣蓉、王寅春、周桂珍、何道洪、汪寅仙、呂堯臣、鮑志強、徐漢棠、李昌鴻等精品。
兩把顧景舟中年力作分別是:《合歡》和《綠泥逥紋竹壺》。《合歡》來源于曼生十八式之一造型,簡潔端莊,與曼生合歡壺放在一起,在前人的基上加以完善,線條更嚴謹,整體比例更恰當,壺嘴,壺把弧線舒展生動,與整體協調查,此合歡壺不僅展示線條上的形式的輪廓美,同時又顯示光貨的功底。另一件《綠泥逥紋竹壺》為一九四二年顧老為國民黨將領陸連生將軍(宜興人)訂制而作,當時正值顧老轉型期,對定制壺格外認真。底款鈐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為顧景洲成名後所用藝名印款。那一時期他與滬上書畫名家吳湖帆、江寒汀、唐云、王仁輔、來楚生等開始交往并受其影響,萌生出很多文人情懷的想法,因而作品中也更多的透露出儒雅之氣,加之在滬上仿制時大彬《僧帽壺》、陳鳴遠《四方壺》獲得成功,這一時期是其創作的巔峰期,對紫砂入迷,愛不釋手。此件作品既在那個時期創作的,充分展現了年輕時期顧大師的摹古的傳統功力。此壺用綠泥打制而成,當時綠泥極佳,壺嘴、壺的子和壺把都用立體扭曲的竹子表現,輔以鋼筋有力的逥紋竹做裝飾,泥料和形式完美融合。整壺氣度溫文爾雅,但又不乏竹子秀逸有神,完美的展現了紫砂壺形、神、氣、精的美。眾所周知顧老以光貨出名,此器也展示了顧老精湛的花器技藝,做工極其細膩。觀之一遍一遍,更感知其中的內涵。顧大師綠泥逥紋竹壺存世僅兩件,另一件為套件,但蓋有殘缺,所以此件是存世孤品,實為難得。
作品朱可心《報春套組》也屬重量級拍品,該報春壺為朱可心60年代初創,一壺多種裝飾的新壺款,該壺立意新穎別致,造型簡譜渾厚,以簡脫繁,形、神、器皆佳。該品尤為特殊,把梅桃結合為一體,枝與結疤布置合理,伸展自然,老干新枝,爭奇斗艷,做工極為精致,是目前傳世品中一致公認為最得意之作,曾為宜興陶瓷博物館珍藏之寶,極具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