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收藏訊 日前,《中國民間藝術品市場及其案例研究:紫砂藝術研究》課題在江蘇宜興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了課題結題工作會議,中國民協、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發來賀信,中國民協書記羅楊先生發表了書面講話。這標志著在課題專家委員會與課題研究組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一年半的艱苦與系統地研究,已經完成了本課題所有的研究項目,并達到了課題任務書的目標與要求,預示著我國紫砂藝術市場及其價值建構工作正在走向科學化與規范化的探索之路。
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及藝術品市場的興起,不斷地推進中國民間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成為極具戰略意義的重要舉措,它不僅關系到市場經濟狀況下中國民間藝術的生存問題,更關系到中國民間藝術的出新與發展活力。從這種意義上來講,推動中國民間藝術品市場理論的研究及相應的市場推介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為了深入貫徹和落實中共中央的有關精神,進一步適應“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的要求,在沿著文化自覺的向度上,弘揚中國文化精神,傳播民族文化,從而更進一步地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大繁榮,2009年6月由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立項,北京大學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陶藝專業委員會、中國市場學會藝術品專家委員會共同參與研究的《中國民間藝術品市場及其案例研究:紫砂藝術研究》課題正式展開相關研究,具體的課題研究內容分為8個子課題:中國紫砂藝術及其市場發展的歷史沿革研究;中國紫砂藝術及其市場發展的態勢與存在的問題研究;中國紫砂藝術及其市場發展的政策與策略研究;中國紫砂藝術發展的文化研究;中國紫砂藝術發展的造型研究;中國紫砂藝術發展的材料研究;中國紫砂藝術發展的工藝研究;中國紫砂藝術家案例研究等。本課題研究組近50人在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研究員西沐及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陶藝專業委員會主任何祖偉的領導下,歷時一年半,可以說是一項重要的文化工程。課題研究從中華民族文化的大背景入手,從物理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市場價值等幾個方面對中國民間藝術進行深入的剖析與研究,從而在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及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中,搭建起全國各民族最有代表性的中國民間藝術研究、展示及市場推廣的平臺,讓中國民間藝術顯露真容,并推動其積極地參與到世界文化交流與競爭的洪流中,具有重要意義。
據課題組長西沐介紹,我國工藝藝術在發展中面臨瓶頸:①工藝藝術在全國范圍內規模小,影響力小。在市場化與藝術多元化的今天,弱勢的民間性的工藝藝術無法形成大規模與影響力,阻礙了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進程。②工藝藝術趨同性嚴重,品牌意識不強。很多民間工藝品成了流水線上大批量生產的產品,造成了工藝上的缺失和藝術上的缺憾。③產業力度有待強化。首先,對工藝藝術產品缺乏前瞻性、指導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開發規劃,尤其是對產品開發的結構、布局、重點項目缺乏研究。其次,工藝藝術產品自我發展能力十分薄弱,忽視對市場的培育過程,商品化程度低。再次,至今仍沒有系統地宣傳民間工藝藝術的書籍、光碟、網絡等,導致對民間藝術傳播效果甚微。最后,粗制濫造、摧殘與破壞行為造成工藝藝術以品牌為導向的趨勢不明顯,進而無法有效地抓牢市場,無法形成穩固的產業鏈。④民間工藝藝術從業者素質不高,人才結構不合理。當下的民間藝術從業人員往往不擅長產業經營,缺乏資本運作能力和經驗。除此之外,大多數民間藝術從業人員是初中畢業的年輕學徒,從事批量的商品生產,沒有創作能力,技藝也得不到發展。⑤資金短缺、融資困難。
記者從課題結題工作會上了解到,課題結題后,根據課題立項批復的有關文件精神,將有由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對做出貢獻的課題案例入圍藝術家分別授以中國紫砂藝術大家與中國紫砂藝術家,以表彰他們在紫砂藝術領域的探索精神及取得的成績。同時,課題研究報告將由全國著名出版社——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課題研究成果專著,除在全國新華書店公開發行外,還作為重要禮品向世界友人及相關部委、研究機構贈送。(明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