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年內回歸理性,普漲將成漲跌互現
◎盛世收藏,一兩紫砂一兩金
今天,2011河南第三屆紫砂藝術節將在鄭州國香茶城開幕。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譚泉海、顧紹培,中國陶瓷大師季益順,江蘇省高級工藝美術師呂俊杰等,都要在本屆紫砂藝術節上“秀”自己的寶貝。昨天,500多名宜興紫砂人帶著自己的作品,浩浩蕩蕩奔鄭州而來。
昨天晚上,記者采訪了剛剛抵達鄭州的紫砂大師呂俊杰。
“同樣是一塊表,百達翡麗和江詩丹頓為什么能賣到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而普通的表只賣幾百元?同樣是紅酒,拉菲能賣幾萬元——世界上最貴的一瓶拉菲拍賣價達到創紀錄的128萬元,而很多酒只賣幾十元、幾百元?張大千、齊白石等人字畫,又何嘗不是如此?”呂俊杰說,當有人說紫砂壺價格太貴時,他一舉這樣的例子,質疑者就釋然了。
他認為,紫砂壺既是上好的茶具,同時也是藝術品。盛世收藏,素有“一兩紫砂一兩金”之稱的紫砂壺價格一路高漲,不過是順從了商業邏輯而已,尤其熱錢炒作,更助其漲勢。
◎理性終將回歸,普漲態勢不會長期存在
蔣衛東說,回望最近30年的紫砂歷史會發現,1988年到1992年,紫砂壺價格達到一個高峰,臺灣市場最為興旺。之后,這個市場長期低迷,2000年前后達到最低谷。2007年下半年開始,紫砂壺進入一個新的價格上漲通道。
據記者了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呂堯臣獨創的膠泥作品,3年前是五六十萬元,現在早已過百萬元了。去年,已故紫砂大師顧景舟的一把壺拍出1300多萬元高價,更讓紫砂市場興奮不已。
姬霞敏和蔣衛東都認為,紫砂壺價格現在雖然談不上瘋狂,但確實有點“偏熱”了。業內人士提醒,在價格高漲下,普通消費者不宜盲目追高。
呂俊杰說,兩三年內紫砂壺價格將回歸理性。大浪淘沙,普漲態勢不會長期存在,未來一定是真正的優秀作品價格繼續上升,但各方面都很一般的作品價格會跌下來。
【見證者】
茶興壺興,茶文化拉動紫砂文化
◎五大茶葉市場并存,鄭州茶經濟今非昔比
“沒有茶,要壺干什么?”姬霞敏說,最近3年,紫砂壺在河南大熱,和河南茶經濟的蓬勃發展密切相關。
昨天,記者在國香茶城了解到,信陽毛尖、龍井、普洱、鐵觀音的春茶正集中上市。今年茶葉價格普遍上漲,比如信陽毛尖漲了40%到50%,鐵觀音漲了兩三成,龍井漲了一兩成,普洱茶價格也在上漲。
明君子茶業掌門人李學昌告訴記者,不同茶葉產區出現了天冷、干旱、下雨等不同氣候變化,導致茶葉減產,再加上勞動力價格一直上升,所以春茶價格出現上漲,但銷售情況很好。
“2003年鄭州出現第一家專業茶葉批發市場,此后茶經濟就慢慢起步,如今正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景象。”李學昌說。
據了解,從上世紀80年代末鄭州的幾家專營茶商開始,到現在鄭州的五大茶葉市場并存,鄭州茶經濟可謂今非昔比。目前,河南各地市都有一兩個小型茶葉批發市場,全省茶葉零售店近萬家,茶館近千家,茶場(廠)近百家,全省茶產業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達到200萬人。
◎每年10萬噸茶葉由鄭州銷往全國
河南是個茶葉消費大省,2000年以前以綠茶、花茶消費為主。2000年以后伴隨著鐵觀音、普洱茶的進入,逐漸呈現出信陽毛尖、鐵觀音、普洱茶三分天下的局面。2009年之后,消費市場又出現巖茶、紅茶的銷售,尤其是去年,“信陽紅”瞬間爆紅,短短幾個月便拿走5%的市場份額。
姬霞敏告訴記者,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河南茶葉銷售市場已初步發揮了南茶北銷的中轉作用,年流通茶葉16萬噸左右,約占全國茶葉產量的八分之一。其中,每年僅鄭州就有10萬噸以上的茶葉由此銷往全國,特別是陜西、山西、甘肅、新疆、內蒙古等北方省份。
據介紹,目前全省人均飲茶每年約0.23千克,全國人均飲茶每年約0.43千克,河南飲茶量還未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僅此一項,河南就有至少2萬噸的茶葉需求。
紫砂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香茶美器,不可或缺。紫砂古樸溫醇,不媚不俗,有“行至水窮,坐看云起”的淡泊,也有“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風雅,還有“不附權貴,不負世人”的謙和。
愛茶之人,很容易為紫砂迷醉。可以說,河南茶經濟的發展空間越大,紫砂的舞臺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