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花梵文出戟蓋罐 高28.7cm,口徑19.1cm
罐直口,平肩,碩腹,下部微向內收,平底,口上有槽,肩部凸起8個長方平面扳手,附圓蓋。胎體厚重,釉色青白,青花濃艷并有黑疵,以渲染手法描繪紋飾。罐身分層飾海水紋、八寶、藍查體梵文及蓮瓣紋。罐蓋面飾4朵云紋,間以五個藍查體梵文,是佛種子字,蓋之外壁飾海水紋;蓋內頂面蓮瓣紋環圍,九瓣之上各書一藍查體文字,中央雙線圈內從左至右篆書“大德吉祥場”五字,與罐內底面同樣的五字相對應。

青花纏枝蓮紋瓶高19.8cm,口徑3.8cm,足徑7.1cm
瓶直口,圓唇,細長頸,扁腹,圈足。通體青花紋飾。口沿下飾朵梅紋,身部飾纏枝花卉,足墻外飾卷枝紋。口沿下從右至左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明宣德朝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細、色澤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著稱,被認為是明代的素花瓷器之冠。宣德青花所用青料為“蘇泥勃青”,燒成后在青花部分出現黑疵斑點,與濃艷的青色相映成趣。宣德青花的圖案裝飾,繼承、融合了元代青花的筆繪畫風,并漸趨典雅、秀麗。其紋飾以花果紋為主,很少描繪人物。

青花礬紅彩海水龍紋合碗高7.4cm,口徑17.4cm,足徑9.3cm
碗敞口,折底,圈足。碗外青花紅彩飾海水龍紋,以青花繪云及海水,紅彩繪雙行龍,下腹部飾凸起的弦紋兩道。碗里光素無紋飾,中心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這種類型的合碗應有蓋,此碗失蓋。
宣德青花加彩器物比較少見,此碗造型秀美,為當時首創。所繪龍紋下輔以海浪紋飾,愈顯生動。

鮮紅釉描金云龍紋碗高8.8cm,口徑20.9cm,足徑9cm
碗撇口,弧腹,瘦底,圈足。通體施紅釉,口沿一周呈白色,稱“燈草邊”。內外壁均以金彩描繪二龍戲珠紋,外壁近底處以金彩繪變形蓮瓣紋一周,金彩雖已脫落,但圖案依稀可見,可以想見原初金彩與鮮紅釉相輝映的富麗氣度。足內施白釉,無款。
清乾隆帝曾于丁酉年作詩贊此宣德紅釉碗:
“雨過腳云婪尾垂,夕陽孤鶩照飛時。沼澄鐵旋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
成化

斗彩嬰戲圖杯高4.8cm 口徑6cm 足徑2.7cm
斗彩初創于明宣德年間,是一種以釉下青花勾線,再以釉上彩繪填彩的方法。斗彩工藝至成化年間趨于成熟,燒制的斗彩瓷也最為精美,因使用的是國產平等青料,具有呈色穩定、色澤淡雅的特點,再加艷麗的釉上色彩,使其形成主次分明、交相輝映的藝術格調。《博物要覽》云:“若宣窯五彩,深厚堆垛,成窯用色淺深,頗有畫意。”成化官窯制品常見高足杯、酒杯、盤、碗、罐等小型器物,造型玲瓏奇秀,胎體細潤,彩料精純,繪畫淡雅幽婉。此件斗彩嬰戲圖杯即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此杯造型輕盈秀雅,胎體潔白細膩,所繪嬰戲紋飾為成化器中少見的題材,愈益珍貴。

成化彩雞缸杯
此杯是明成化朝景德鎮御窯廠燒制的宮廷用器,明清文獻多有所載,頗為名貴。明萬歷年間《神宗實錄》載“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由于雞缸杯的名貴,引來仿制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各代無不仿燒。康熙時仿品最佳,從造型到紋樣都貼近原作。

斗彩高士杯,高3.4cm,口徑5.9cm,足徑2.7cm
杯敞口,口沿微撇,口下漸斂,淺圈足。足內雙方欄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杯外壁繪兩組斗彩紋飾,一為“王羲之愛鵝”,一為“俞伯牙攜琴訪友”,故有“高士杯”之稱。畫面中王羲之著紅衣,臨池俯視水中游鵝,身后一綠衣童子手捧書卷,四周環以垂柳、野花,彩云輕飄。另一面俞伯牙服綠衣,頭扎雙髻,穩步前行,一紅衣書童抱琴相隨,四周松柏蒼翠,野菊叢簇。
弘治

黃釉描金雙耳罐高31.6cm,口徑18.8cm,底徑17cm。
罐直口,溜肩,肩以下漸斂,平底,口、肩之間置對稱曲帶形雙耳,口、底大小相若。罐內施白釉,外施黃釉。罐身上下共有描金弦紋7道,雙耳上各有青花線2條,下腹部相對的兩面以金彩繪二牛。底素胎無釉。

青花麒麟紋盤,高6.5cm,口徑34.5cm,足徑22.2cm。
盤撇口,弧壁,圈足。砂底無釉,有褐色斑點,俗稱“糊米底”。盤里口飾雙弦紋,盤心青花雙線圈內繪兩只奔騰追逐的麒麟及朵云紋。盤外壁繪首尾相逐的麒麟,間以朵云紋。外口沿楷書“大明成化年制”橫行六字款。
據文獻記載,成化青料系用江西饒州樂平出產的“陂塘青”,又稱“平等青”,這種青料含鐵量低,沒有了宣德青花那種黑斑,其柔和淡雅和透澈的藍色與宣德青花濃重艷麗的效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黃釉描金雙耳罐高31.6cm,口徑18.8cm,底徑17cm。
罐直口,溜肩,肩以下漸斂,平底,口、肩之間置對稱曲帶形雙耳,口、底大小相若。罐內施白釉,外施黃釉。罐身上下共有描金弦紋7道,雙耳上各有青花線2條,下腹部相對的兩面以金彩繪二牛。底素胎無釉。
嘉靖

霽藍釉梅瓶高27.4cm,口徑3.8cm 足徑8.6cm
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廣至腹部內斂,圈足。通體施高溫霽藍釉,近底處由于積釉較厚呈紫黑色。足內無釉露胎。
此瓶造型端莊古樸,釉色濃重而勻凈深沉,釉面瑩潤,是明嘉靖藍釉瓷器的精品。